“觅渡,觅渡,渡何处?”
沿着“常州三杰”的革命足迹,
寻着革命先烈的信仰之光。
为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切感受“常州三杰”的革命精神,进一步激发全体党员爱党、爱国、艰苦奋斗的工作热情,9月9日上午,常州市朝阳新村第二小学党支部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在万都广场德信影城观看红色电影《觅渡》,重温觅渡精神,夯实信仰之基。
电影《觅渡》聚焦于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三位常州杰出青年的人生故事,他们是同学、同乡、挚友,更是马克思主义道路上最坚定的战友。电影讲述了“常州三杰”坚持共产主义崇高信仰,在中国革命的阵地上,展现非凡而高尚的人格魅力,创造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常州三杰”精神。
张太雷是我党第一位牺牲在一线的“中央委员”,牺牲时年仅29岁,少年时就曾立下“愿化作震碎旧世界的惊雷”的誓言,他的身上充满了当时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的历史担当和责任感。
南京市建邺区茶亭东街242号,党的早期重要领导人恽代英在这里英勇就义,和瞿秋白一样,恽代英牺牲时年仅36岁。他曾说过,“我身上的磷,只能做四盒洋火。我愿我的磷发出更多的热和光。我希望它燃烧起来,烧掉古老的中国,诞生一个新中国。”
瞿秋白同志曾创办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份日报——《热血日报》;1923年6月,瞿秋白翻译的《国际歌》在全国传唱,而100年后的2023年,当《国际歌》再次响起,百年前的英雄壮举,信仰之光仍然激荡在新一代的党员和青年心中。
致敬先烈、传承精神、力行担当,我们通过电影回望时空,与先辈们共情、共鸣,隔空对话;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百年前英烈们的爱国情怀、铮铮铁骨、民族精魂,更需要年轻一代传承、发扬与壮大。
通过本次观影,“常州三杰”的英雄故事和革命情怀深深地感染着每一位常州人,全体党员们纷纷表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和发扬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优秀作风,勤奋踏实,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强烈的责任心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为天宁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一份力量,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出新的贡献。
姚冬健(党支部书记):张太雷牺牲的时候仅29岁,恽代英和瞿秋白牺牲的时候仅36岁,但他们忧国忧民的精神,为拯救家国奉献牺牲的信仰,将永远的流传下去。我们要弘扬“三杰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充分汲取爱国、奋斗、进步、自信、乐观等精神力量。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在教育岗位上挺立潮头、争当楷模。我们将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努力奋斗!
周定(党支部副书记):觅渡,觅渡,觅革命之路,觅走向新中国之路,觅坚定信仰之路。影片讲述了“常州三杰”一路艰辛探索,用他们年轻的生命为中华寻觅了一条出路。他们的青春热血,展现了革命一代不畏艰辛,勇于尝试,舍身为国和视死如归的信念与担当。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做新时代勇于担当、敢于负责、一心为民的好干部,用青春和汗水书写灿烂人生。
许俊(组织委员):《觅渡》不仅仅是一部电影,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对三位革命先贤往事的回忆和革命事迹的缅怀与学习。我们在电影中回忆历史、引发感悟,让爱国主题教育“映”入人心。让我们深刻领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国家命运赴汤蹈火的英雄事迹,极大地激发了心中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杨波(宣传委员):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历“世纪疫情”,当传承“常州三杰”精神,追“磷火之光”、生“热爱之心”、渡“信仰之舟”,塑不朽生命,创造有意义的人生。我们要继承“常州三杰”革命意志,不退缩,不畏惧,迎难而上,勇往直前,在逆境中锻炼本领,在困境中磨砺品格,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责任。
(朝阳二小党支部宣 审核:姚冬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