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背景和目标
随着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小学阶段的气候教育成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关键。本项目旨在建设一个集科普教育、互动体验、实践操作于一体的小学智慧教育气候馆,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增强小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识,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项目内容
科普展示区:通过图文、模型等形式展示气候变化的科学原理、现象及影响。
互动体验区:利用AR、VR等技术,让学生亲身体验气候变化的场景。
实践操作区:提供简单的气候观测和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三、目标受众
面向全校师生。
四、项目步骤
需求调研:了解学校和学生对气候馆的需求和期望。
场地规划:根据学校场地条件,进行气候馆的初步规划。
内容设计:设计展示内容和互动体验项目。
五、技术方案
利用AR/VR技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的气候体验。
采用触摸屏、互动展板等多媒体设备进行展示。
设计简单的气候观测和实验设备,供学生实践操作。
六、项目安排
需求调研:2024年3月完成。
场地规划:2024年5月完成。
内容设计:2024年6月完成。
正式开放:2024年9月。
七、沟通和推广计划
与学校领导和老师保持密切沟通,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
通过学校的公告栏、官方网站和社交媒体等渠道进行推广。
组织定期的开放日和活动,邀请学生和家长参观。
八、预期成果
提高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至少达到70%以上。
成为学校环保教育和科学教育、信息教育的重要基地。
九、评估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评估学生对气候变化的认知度和满意度。
观察学生在互动体验区的参与度和反馈。
定期收集学生和老师的反馈,进行项目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