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是雕庄小学建校110周年,也是学校新三年主动发展的关键一年。本学期,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四个走在前”“四个新”的重大任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以“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目标,以奋发进取的状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走深走实,以学校智慧教育的发展推动百年老校的高质量发展,为“常有优学”的天宁贡献出雕庄力量。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工智能作为前沿科技,已经深入影响到教育领域。作为天宁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雕庄中心小学将积极拥抱变革,以信息化为引领,推动学校教育的现代化发展。本学期,学校将依托江苏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和区人工智能实验学校的优势资源,以智慧教育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的变革,打造学校智慧教育新名片。
一、工作目标
1.完善学校信息化基础设施,确保校园网络覆盖无死角、网络安全无死角,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硬件水平。
2.深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将AI技术融入学科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3.加强师资培训,提升教师数字素养,培养一支适应智慧教育发展的师资队伍。
4.开展丰富多彩的智慧教育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信息素养,培育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5.扎实推进信息化课题研究,促进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的提升。
二、重点任务
1.学校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不断优化校园网络,确保网络环境满足教学需求,不断提升校园网络的安全性与质量。维护好智能教学设备,如交互式电子白板、自动录播设备等,期初做好设备检查,每月开展一次检查。加强校内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使用效率。
2.开展人工智能教育融合
作为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研究项目基地学校,本学期,雕庄小学将继续开发和实践人工智能教育课程,将AI知识融入科学、数学、编程等课程中。开展人工智能主题教学研讨活动,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创新思维。扎实开展省网络名师工作室活动,在市教科院、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引领下,计划开设六节市级公开课。依托省智慧教育平台,开展人工智能教学研讨和师资培训。
同时以大科学教育为纽带,通过一育融多育,探索“五育融合”校本化实践的雕庄路径。在信息科技课程中,大量增加探究性、实验性学习内容,以全学段衔接的方式,整体构建学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我校将包含人工智能、物联网在内的国产开源硬件、开放平台融入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充分应用各类传感器来感知和采集数据,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来存储、优化实验数据,利用人工智能等技术来加强实验教学中的人机协作、创设虚拟实验环境,让学生在AR、VR等虚拟情境中开展实验操作,观测实验现象。通过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创新、问题驱动创新,不断优化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用孩子喜欢的实验方式,引导直接聚焦在探究科学问题的本质,提升科学实验教学的效率
3.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提升
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不断提升教师信息技术素养。以教研组为单位,结合学科教学的需求,开展专题培训。开展校内智慧教育教学竞赛,激励教师探索智慧教育教学新方法。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拓宽教师视野,引领教育创新。
4.特色活动的开展
举办创艺嘉年华活动,开展信息科技相关竞赛活动,提升学生数字素养,鼓励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学习问题。创新课堂模式,推广智慧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等新型教学模式。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白名单科技类竞赛,积极探索拔尖人才的基础性培养。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学校内部行政分工,明晰信息化管理部门,确保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2.加大相关投入,围绕区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保障相关经费需求。
3建立过程性考核机制,将教育信息化工作纳入学校日常考核体系,确保工作成效,确保研究的质量。
本学期,雕庄中心小学将以人工智能教育研究为特色,全面推进学校智慧教育建设。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深化人工智能教育融合、提升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开展信息化教学活动等措施,不断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为学生面向未来素养与能力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