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专题>>名师团队>>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学习新技术 走进新课标
——记江苏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第三十次主题活动
发布时间:2024-05-21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袁菊明

17159073885340.jpg

更好地推进工作室建设,不断提升工作室成员在新课标下的课程执行力和人工智能教育领域的教学实践能力,516日上午,江苏省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暨十四五人工智能课题教学研讨活动再次走进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本次活动以学习新技术 走进新课标为主题,采用线上+线下的方式,共研人工智能技术支持下的信息科技学科教学

       工作室领衔人芮清副校长执教六年级《智能识花》,以真实情境如何去识别校园里的花卉导入,让孩子体验“形色”软件,激发孩子的探究欲,自己动手制作一盒智能识花软件。在指导学生编写程序时,芮老师把一个整体任务分解成若干个小任务,降低了学生制作难度。并采用任务驱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新技,提升信息核心素养,体会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便捷。最后还提醒学生,人工智能也不是万能的,也会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我们要合理运用。

第二节课由常州市香梅小学葛老师执教六年级《剪刀石头布》。葛老师通过游戏导入-项目分析-理解力大挑战-程序我会读-程序我会改这几个环节构成。项目分析环节从生活中的游戏到AI游戏的制作,引导学生认识游戏规则。通过视频学习理解手势识别的原理,利用理解力大挑战游戏巩固知识。程序我会读通过流程图帮助学生理解程序中关键指令,通过积木块的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原理,通过解读关键词认识人工智能的关键概念,最后程序我会改的环节,通过生活案例帮助学生理解二分法和数学建模的思想,从而学习程序的优化。

听课老师认为,芮清老师的这节课,从真实任务出发,通过大单元设计、大任务学习,组织学生从分析任务入手,围绕问题解决进行任务规划和学科实验,在教学中还注重人工智能伦理的教育和人机协作理念的熏陶,为小学人工智能教学提供了很好的教学范式。葛军老师这节课通过流程图,帮助学生从自然语言到程序需要的过渡,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巩固和强化,课程最后关于网络赌博这种现象的讨论,结合今天的游戏博弈,帮助学生认识到网络赌博是不可能最终不劳而获的,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价值观。

这次教学研究活动,全体工作室老师受益匪浅,将继续进行人工智能与教学教融合的研究探索,并在实践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图/文:芮清网络名师工作室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翠虹路1号 违规办学举报电话:0519-8690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