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江苏省智慧教育样板区建设专题>>师生素养>>文章内容
栏目列表
智慧引领方向 技术赋能探索
天宁区智慧大讲堂第二期
发布时间:2025-01-22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袁菊明

2025年1 月 18 日,天宁智慧教育大讲堂第二期虹景小学报告厅开讲,本期讲堂聚焦人工智能+教育旨在提升教师数字新素养,探索人工智能与教育 教学深度融合发展路径,天宁智慧教育发展注入新活力。常州市天宁区人民政府副区长曹瑜,常州市教科院教育技术中心主任黄炎出席此次活动,一同参加的还有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全体专兼职研训员,中小学教育教育、智慧教育分管校长、分管主任,以及全体中小学信息科技教师,智慧教育工作室领衔教师、成员、导师和智慧新教学学员

开幕式上,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管雪沨副主任首先介绍了近年来天宁区智慧教育研究的发展之路,以及取得的成果。常州市教科院教育技术中心黄炎主任做了动员讲话,他强调本期大讲堂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指出随着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教育改革的先锋,教师们不仅要学习人工智能,要能驾驭人工智能,同时,黄主任也提醒大家,在应用人工智能的过程中需持谨慎态度,确保技术的合理与有效使用。黄主任的讲话赢得了大家的真切共鸣。

本期大讲堂共安排了三场报告,首场报告由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咨询总监祝晓梅女士主讲,主题为《人工智能助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阐述了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数字化的实践,并分享了讯飞星火大模型赋能区域教育的实践经验,帮助教师深入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助力教育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并学会如何将这些技术应用于实际教育场景中,以提升教育质量和效率。

第二场报告由成都市芭德美际学校思辨教育研究院张安仁院长主讲,主题为《教师如何成为学生与AI的双重导师》张院长深入剖析了AI对教育的多维影响,探讨教师角色的三重转变与未来教育的核心方向。以鲜活的实例和翔实的数据,展示了AI在教育中的深度应用,并提出了“教师通过设计AI助手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创新理念。

第三场报告由地牯牛(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唐光杰先生主讲,主题为《教师能力提升与减负》, 唐光杰先生通过具体案例展示阐述:第一个跨学科项目案例,探讨人工智能是如何成为连接不同学科学习的有效工具。第二个英语教学案例,展示AI如何具体改善课堂教学体验和学习成效。此外,他还进行了人工智能工具应用的现场展示也让老师们更直观地理解这些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方式。

三场报告启迪了思维,开阔了眼界,天宁教育人将带着满满的收获,奔赴下一场技术探索之旅,创造更多可能,续写精彩篇章

附部分参训老师学习感受:

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 英语学科 曹燕

人工智能在教育中的运用培训让我收获颇丰。我深刻体会到AI技术为教与学带来的便捷与高效,如智能辅导系统能根据学生情况,提供学习工具,提升学习效率。虚拟现实技术让抽象概念具体化,增强学生理解。同时,AI还能辅助教师提高课程设计等能力,数字素材的生成,大数据下的教学改进等等,释放更多精力用于创新教学。教育正迈向智能化时代,教师应积极拥抱变化,提升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将AI与教育深度融合,为学生提供更优质、个性化的学习体验。

常州市焦溪小学  语文学科 丁雨莲

聆听此次讲座,我深受启发,收获颇丰。身为乡村小学语文教师,我在日常教学中曾做过一些简单的数字化尝试,比如用技术辅助批改作文、撰写评语。然而,由于自身技术水平有限,效果不尽如人意。再加上乡村小学设备不足,学生基础参差不齐,一直以来,我都觉得实现数字化课堂困难重重。通过专家们的分享,我大开眼界,原来人工智能在教学中的应用如此广泛,从配图配乐增添趣味,到练习题举一反三强化巩固,甚至能辅助搭建论文框架。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深入思考如何运用这些技术,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借助人工智能精准分析学情,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积极探索智能工具在课堂互动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我也会努力提升自己的 AI 能力,让人工智能成为乡村语文教学创新的有力助手。

常州市解放路小学 语文学科  钟瑮珺

这次培训,我见识到AI在文本分析、智能批改、个性化学习规划等方面的强大功能。AI虽为语文教学带来诸多便利,但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在教学过程中,要避免过度依赖技术,确保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平衡。语文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情感感知、审美情趣与批判性思维,这些能力的培养离不开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展望未来,随着AI技术不断发展,它将更深入地融入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或许未来的课堂,AI能实时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调整教学策略;或许能创造出高度沉浸式的虚拟学习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学作品中的时代背景。作为教师,我将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运用AI技术的能力,让其更好地服务于语文教学,培养出适应时代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常州市郑陆实验小学  信息科技  李志伟

参与智慧教育大讲堂,聆听了专家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与发展的讲座,收获颇丰。让我对教育与人工智能的融合有了全新认知。在教学实践中,人工智能的助力作用十分显著。比如借助 AI 工具批改作文,能快速指出问题,提升教学效率,切实为教师减负。然而,应用中也存在挑战,教师难以判断 AI 批改的合理性,部分师生对 AI 的理解和运用存在偏差,但这也为后续教学指明了探索方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会积极参与相关培训,加深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理解,在课堂上合理运用,引导学生正确应用提升学习效果,助力智慧教育发展。

常州市三河口小学 数学 王暑雅

参与这场关于人工智能在教育领域应用的讲座,我深受触动,对未来教育充满期待。讲座中,我认识到人工智能是推动教育变革的重要力量。它能突破传统教学局限,为学生打造个性化学习路径。同时,通过智能工具辅助教学,能极大提升教学效率,让教育资源分配更趋均衡。但这也让我意识到,身为教师,必须不断学习,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只有这样,才能驾驭人工智能,将其优势融入日常教学。未来,我会积极探索,努力让人工智能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得力助手 ,推动教育迈向新高度。

常州市天宁区未成年人成长指导中心助理 郑桦楠

对于2022年的所有师生来说,chat GPT就像是普罗米修斯带给人类的火种,给师生无限的震撼。这种震撼既包括对办公、学习效率可能实现最大化的惊喜,也包括人类大脑功能衰退的担忧。两年多的时间里,惊喜和担忧都被上演了数次,但这无法抵挡人类运用AI技术创造美好生活的期望。对于教师来说,智慧教学的挑战在于老师运用AI技术来增强、扩展自身能力,而非依赖技术,使技术取代了自身的智慧与创造力。同样也在于运用AI技术,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文:局小 邵佳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网站备案号:苏ICP备05086717号-1
    联系地址:常州市翠虹路1号 违规办学举报电话:0519-86909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