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Google面纱 笑看搜索未来风云
发布时间:2003-06-17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hongmei
导读:搜索引擎已经成为了上网者寻找自己所需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在各种搜索引擎中,Google无疑是最有影响力的一个。然而这家非上市公司的各种制度、规定和赢利状况并不透明,因此导致了各方对之的批评和争议。《商业周刊》的科技编辑为此撰文对Google的发展现状以及搜索服务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帮助读者对这个神秘的业内新星进行更为深刻的了解。
在现今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要想在高科技公司聚集的加利福尼亚找一份工作非常困难,对于一位外国移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现在,职介组织正流行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他们为每一位求职者推荐的第一种求职方法就是使用Google搜索引擎对美国国内的形势和资源需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伊沙贝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来自肯尼亚的一名社会工作者,在圣弗朗西斯科一个非赢利性组织的帮助下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个为艾滋病人提供帮助的组织。在发现随机进行的网上搜索根本无所帮助之后,伊沙贝尔被推荐试试Google搜索引擎,工作人员拉马尼回忆说:“我让她坐在电脑前,上了Google网站,输入‘HIV AIDS, San Francisco, organizations(艾滋病、圣弗朗西斯科、组织)’,搜索结果中很多都是伊沙贝尔需要的网站。她当时就说:太好了!这正是我需要的。”
每个月都会有8100万人拥有和拉马尼同样的经历,这一网站每天都要为多达2亿个问题提供答案,据估计这一数字占到了整个北美市场的75%。人们要么通过{域名已经过期},要么能过雅虎和AOL等Google的搜索服务客户享受搜索服务。尽管并未上市的Google无需宣布自己的财政收入,但业内分析人士称2002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大约为3亿美元,运营利润空间在20%到30%之间,明年其销售收入将增加一倍还多。总之,Google正在全球信息交换领域扮演着极为关键的作用。Google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它的很多忠实用户都开始担心越来越多的人们会把它当成一个综合性的网站,而忽视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搜索引擎的事实。而且,更多的网站管理人员开始担心Google并不透明的搜索结果排列规则会最终引发问题。一些商家抱怨称正是由于这些规则使得他们在没有预警、解释或原因的情况下被排除在搜索结果之外,从而遭受销售损失。所有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们:Google是不是已经发展过大超过了它的极限? 哈佛法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负责人乔纳森-兹特朗说:“这正是网络正在带给我们的问题,在人们眼中网络是非常公开的,但事实上几乎它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公开,要么是未上市的公司,要么是政府运营的或是什么标准化的。一些未上市公司的行为和决定常会引发一些严重的法律问题。”他认为,如果Google挤掉其它竞争对手成为唯一的搜索服务提供商的话,建立一些网络搜索规则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这一问题发生在一个只有5年历史的公司身上就更加使人惊奇了,当初两名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学生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受一个名叫PageRank的发明的启发,想要建立一个网络搜索引擎,通过对互联网的连接结构进行分析对网页进行排序。实质上,一个网站的影响力和排名由与之发生链接的其它网站的数量决定的。Google使用一种名为“bots”的特有软件对网络进行持续扫描,确定各个网站的链接次数,以及与各网页相链接的重要网站的数量。值得一提的是Google可以快速提供一个用户需要的简单明了的搜索结果,这就是它受到人们普遍喜爱的原因之一。的确,Google也是被唯一一个名称被人们用作动词使用的搜索网站,很多人都经常问道:“你Google了吗?”
随着Google的流行,整个世界变的越来越小,然而Google在实质上已经成为了网络搜索领域的一个独霸巨头,一些批评家不禁担心起来,因为倡导隐私保护的人们害怕Google提供的信息会被搜索者用作其它目的。专门提供Google内部消息的{域名已经过期}网站称,Google公司并没有制定保护信息机密性的政策。早在2001年10月,美国电子前沿基金就曾警告称政府应该对网民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其中包括他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的搜索关键字,认为这有可能成为一些罪犯的犯罪证据,而此类信息的最大聚集地就在Google之中。还有一些人担心Google的流行会使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失去读书的兴趣。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奇满大学图书馆负责人詹姆斯-雷丁说:“人们总认为自己可以在那里找到所有的东西,不幸的是事实正好相反,因为使用搜索引擎的人总会丢掉一些东西,比如说是书,它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人类知识的载体”。他认为Google的排名中没有的内容会被其埋葬,甚至排名中有的也会被人们忽视。而且他预测指出绝大多数曾经出版过的书最终都不会在网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Google是万能的,事实上它不是的,批评家们将这一现象称为“Google差距”。
游装专卖店格拉姆-坎迪亚的网站曾经于今年五月份被Google从搜索结果中排除,但并未得到Google方面的任何解释。该网站因此在三天之内损失了20%的访问量,于是这家专卖店决定停止购买Google的搜索服务。一些专门研究Google服务的组织声称很多网站都遭受过此类经历。哈佛大学的兹特朗指出,如果Google进一步控制搜索服务市场的话,整个网络可能就会变成其一家的天下了。因此他认为“我们需要有一个互联网公共利益的概念,此前我们一直忽视了这一点,我们要在市场调节和人为规范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兹特朗对未来的网络如何发展也并不十分确定,但他建议Google应该负起责任,因为善听良言和乐于助人一直都是Google提倡的宗旨。如果Google希望使自己拥有一个光辉的形象,它别无选择。(
在现今经济萧条的情况下,要想在高科技公司聚集的加利福尼亚找一份工作非常困难,对于一位外国移民来说更是难上加难。现在,职介组织正流行一种新的有效方法,他们为每一位求职者推荐的第一种求职方法就是使用Google搜索引擎对美国国内的形势和资源需求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伊沙贝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她是来自肯尼亚的一名社会工作者,在圣弗朗西斯科一个非赢利性组织的帮助下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这是一个为艾滋病人提供帮助的组织。在发现随机进行的网上搜索根本无所帮助之后,伊沙贝尔被推荐试试Google搜索引擎,工作人员拉马尼回忆说:“我让她坐在电脑前,上了Google网站,输入‘HIV AIDS, San Francisco, organizations(艾滋病、圣弗朗西斯科、组织)’,搜索结果中很多都是伊沙贝尔需要的网站。她当时就说:太好了!这正是我需要的。”
每个月都会有8100万人拥有和拉马尼同样的经历,这一网站每天都要为多达2亿个问题提供答案,据估计这一数字占到了整个北美市场的75%。人们要么通过{域名已经过期},要么能过雅虎和AOL等Google的搜索服务客户享受搜索服务。尽管并未上市的Google无需宣布自己的财政收入,但业内分析人士称2002年该公司的销售收入大约为3亿美元,运营利润空间在20%到30%之间,明年其销售收入将增加一倍还多。总之,Google正在全球信息交换领域扮演着极为关键的作用。Google的发展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它的很多忠实用户都开始担心越来越多的人们会把它当成一个综合性的网站,而忽视它只是一个单纯的搜索引擎的事实。而且,更多的网站管理人员开始担心Google并不透明的搜索结果排列规则会最终引发问题。一些商家抱怨称正是由于这些规则使得他们在没有预警、解释或原因的情况下被排除在搜索结果之外,从而遭受销售损失。所有这些都在提醒着我们:Google是不是已经发展过大超过了它的极限? 哈佛法学院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负责人乔纳森-兹特朗说:“这正是网络正在带给我们的问题,在人们眼中网络是非常公开的,但事实上几乎它的每一个角落都不公开,要么是未上市的公司,要么是政府运营的或是什么标准化的。一些未上市公司的行为和决定常会引发一些严重的法律问题。”他认为,如果Google挤掉其它竞争对手成为唯一的搜索服务提供商的话,建立一些网络搜索规则就是非常必要的了。
这一问题发生在一个只有5年历史的公司身上就更加使人惊奇了,当初两名斯坦福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学生拉里-佩奇和塞尔吉-布林受一个名叫PageRank的发明的启发,想要建立一个网络搜索引擎,通过对互联网的连接结构进行分析对网页进行排序。实质上,一个网站的影响力和排名由与之发生链接的其它网站的数量决定的。Google使用一种名为“bots”的特有软件对网络进行持续扫描,确定各个网站的链接次数,以及与各网页相链接的重要网站的数量。值得一提的是Google可以快速提供一个用户需要的简单明了的搜索结果,这就是它受到人们普遍喜爱的原因之一。的确,Google也是被唯一一个名称被人们用作动词使用的搜索网站,很多人都经常问道:“你Google了吗?”
随着Google的流行,整个世界变的越来越小,然而Google在实质上已经成为了网络搜索领域的一个独霸巨头,一些批评家不禁担心起来,因为倡导隐私保护的人们害怕Google提供的信息会被搜索者用作其它目的。专门提供Google内部消息的{域名已经过期}网站称,Google公司并没有制定保护信息机密性的政策。早在2001年10月,美国电子前沿基金就曾警告称政府应该对网民的上网行为进行监督,其中包括他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的搜索关键字,认为这有可能成为一些罪犯的犯罪证据,而此类信息的最大聚集地就在Google之中。还有一些人担心Google的流行会使人们,特别是年轻人,失去读书的兴趣。美国弗吉尼亚州里奇满大学图书馆负责人詹姆斯-雷丁说:“人们总认为自己可以在那里找到所有的东西,不幸的是事实正好相反,因为使用搜索引擎的人总会丢掉一些东西,比如说是书,它们之中绝大多数都是人类知识的载体”。他认为Google的排名中没有的内容会被其埋葬,甚至排名中有的也会被人们忽视。而且他预测指出绝大多数曾经出版过的书最终都不会在网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人认为Google是万能的,事实上它不是的,批评家们将这一现象称为“Google差距”。
游装专卖店格拉姆-坎迪亚的网站曾经于今年五月份被Google从搜索结果中排除,但并未得到Google方面的任何解释。该网站因此在三天之内损失了20%的访问量,于是这家专卖店决定停止购买Google的搜索服务。一些专门研究Google服务的组织声称很多网站都遭受过此类经历。哈佛大学的兹特朗指出,如果Google进一步控制搜索服务市场的话,整个网络可能就会变成其一家的天下了。因此他认为“我们需要有一个互联网公共利益的概念,此前我们一直忽视了这一点,我们要在市场调节和人为规范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
兹特朗对未来的网络如何发展也并不十分确定,但他建议Google应该负起责任,因为善听良言和乐于助人一直都是Google提倡的宗旨。如果Google希望使自己拥有一个光辉的形象,它别无选择。(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