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新坊桥小学2005年(上)电教工作总结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为了进一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我校充分发挥了电教组的作用,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现就将我校2005年上半年的电教工作汇报如下:
一.加强管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
1.学期初,电教组能依照区电教工作计划和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认真拟订学校电教工作计划,并能按计划正常执行各项工作。2.积极做好现代教育技术设施日常维护工作。为了加强学校电教设备与器材的有效使用,每学期开学前对全部录音机、实物投影仪进行一次检修清洁,努力保障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正常开展。3.进一步加强音像资料库建设及台账资料建设。教研组及时做好幻灯片、磁带、录像带、光盘的归档工作,并将所有的媒体资料进行登记造册,以方便教师查询与借阅。4.健全电教工作制度。如:电教设备分类登记,电教软硬件借还登记制度,微机、电化教室、电教设备使用保管情况登记,电教课使用电教媒体和自制课件登记等制度,使各项制度成为指导电教组成员行动的准则,人人明确职责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绩可考,保证了电教工作的合理运转。5.继续做好电教课的统计工作.各班由小电教员登记出教时及电教课内容、方法等,每月上交一次,由电教组汇总,形成全月电教课汇总表。
为了使电教手段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促进教师使用的积极性,学校规定每位教师在备课时要备有电教手段的运用,要求四十周岁以下的教师每学期上一节电教公开课,至少做一件电脑课件,每位教师在一学期的业务摘抄中必须有1-2篇信息技术的相关文章,听优秀电教录象课不少于4节。学校还利用每周二进行一日调研活动,由校长、教导和年级组长组成听课小组,抽班听课和评课,并把使用电教媒体作为评价好课的标准之一。我校教师的电教工作已被纳入“校长基金”考核的范围之中,现在已做到在职教师人人都上电教课,人人都能参与电教活动。
二.深入教学研究,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在学校领导的密切关注下,本学期我们将信息技术与各学科教研组相结合,在教学与科研并进的同时融入信息技术的理念和技术的学习研究,从而不断提升教师的科研水平,加强教师自身素质的锻炼,更新观念,提高理念,以更好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
在平时的工作中,电教组不仅积极组织与管理好教师的各类学习与上课实践交流活动,更能够做好上述活动与研究的成果积累与总结工作,重视教师工作过程中的有价值的资料(设计、课例、案例、课堂实录、论文等)的收集与整理,并及时组织教师进行讨论和反思。本学期在教导处的指导下,在各教研组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学科理论学习的同时,电教组还组织全体教师进行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的理论学习,同时进行了有关的摘抄。通过学习全体教师对信息技术教育教研动态有了及时的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把新的教育教学理念带入课堂,带入校园;通过反思,也使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得到相应的提高.
本学期我校青年教师还积极利用自制媒体课件上好校级公开课,教师们在相互的学习中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在五月份开展的“对家长开课的半日活动”中,青年教师们积极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展示了教学的活动和有关的成果,得到了家长的一致好评。
三.重视实践培训,发展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
教育信息化工作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它的真正实施,必须建立一支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对教育教学有着深入研究的较强实力的教师队伍。为了使多媒体的制作和使用技能能跟上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我校通过定期的教材培训、举办计算机技术讲座和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培训,大大提高了全体教师掌握和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素质。
(1).组织好有关教师利用平时和节假日积极参加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各种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活动和参加的区第三轮现代化信息技术的考核工作,并为他们考试努力创造好练习的环境。
(2).立足本校,进行各类信息技术培训活动。
为了使我校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我校定期组织全体教师参加计算机的校本培训,以提高教师运用计算机的能力和技术。我校陈总务就多媒体课件制作及简单的网络知识等有关内容对全体教师进行了培训,现在我校领导和教师在作重要工作总结时都能用电脑制作有关材料进行汇报,我校学生每学期的评语都能做到由班主任或术课教师用电脑打印到学籍卡与成绩报告单上。目前,我校中青年教师都能运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日常教学,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已覆盖了全部学科。而青年教师均能根据所教学科特点独立制作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课件,部分教师还能通过互联网下载有关教育资源信息,制作课件直接为课堂教学服务,而且教师们还能将电教理论与教学实际相联系,写出具有一定质量的电教论文。这些都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促进作用,从而也推动了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
四. 重视各种教育活动,搞好信息应用。
我校还将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运用到教育活动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内外活动,营造科学氛围。
1.充分发挥学校红领巾演播室的宣传作用,每周五定时播放科普知识为学生营造出浓厚的科普氛围;周一进行国旗下讲话,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全体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思想和道德修养。
2.加强课堂教学实践,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渗透科学教育。
3.开展和利用校内教育基地,建立电脑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对学生进行全国少儿NIT电脑培训,并认真做好每次考试的组织工作。
4.利用少先队中队主题活动和综合实践活动,在教师的指导和带领下,学生进行实地调查、收集、整理、编辑、制作有关电脑小报。
虽然这学期我校在现代信息技术方面做了一点工作,但与形势发展的需要相比还有一定距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电教组将继续努力,取长补短,不断进步。
2005.6.18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