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行政的指导下,我中心首先定位工作重点。我们认为二00六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头之年, 所以中心工作定位以教育信息化为目标,坚持以教科研为龙头,以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突破口,以新课程的资源开发为主任务。 以“求真、务实”的思想开展工作,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水平的提高。
如何将这些工作落实到实处,考虑到我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软硬件现状,决定以分组协作方式开展工作。经过讨论,成立资源开发研究组,由陈敏华老师任组长。重点解决资源建设目前还存在的三个最重要的问题:1、数据的存储与分布问题,2、不同厂商资源库的整合问题。3、学校资源检索困难导致使用效率很底的问题。另外成立学科整合研究组,由宋筱央任组长,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学科专题网站、多媒体课件等,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应用研究,把教学设计、资源制作、课堂观摩、教后反思的一系列过程作为校本培训、教研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理念和应用能力的主要途径。
二00五学年第二学期已经过去,此时,校信息中心作为一个新的部门总结与反思显得尤为重要。
一、以课题为载体,健全校园电视台工作
“长期以来,因家庭、社会以及繁重学习压力等绪因素条件下,过分地重视智育,忽视德育及心理教育,许多学生形成了不良的心理品质。十一五”课题中,我校申报了“流媒体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研究”。此课题我们确订了四大目标1、通过构建良好的校园流媒体硬件环境,建设校园网络电视台;2、通过网络电视媒体的行为示范、舆论导向、情感陶冶之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3、通过流媒体广泛、方便的传播与辐射力,教育于学校、服务于家庭、影响至社会,从而建立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软环境,形成绿色学校下和谐的德育环境。4、建立以流媒体为资源的视频资源库,形成系列性研究成果,产生课题研究的推广性价值。
现在校园电视台以《童心童语》《校园之声》《欢乐舞台》《与你同行》为固定栏目,每个栏目固定制作人与主持人,每档节目在星期二上午八点到八点十分播出。从庆祝“三八”妇女节到“六一”儿童节,从“校刊征名活动”到“知荣明耻,绿色倡议”活动。从“绿色环保活动”到“运动员采访”校园电视台栏目老师与小记者们处处活跃在校园的各个角落,在刚结束的市政府督导评估活动中,我校小记者苗宓、周青、赖晨曦参与了对评估团现场采访,她们从学生的角度向全市的名校长提问责疑。虽然问题还显得稚嫩,但记者们伴随着校园电视台的发展而渐渐长大。从开始面对镜头的不知所措到今天已经自如地拿着话筒到各种活动中去采访,从找不到摄像机的开关到真正能够捕捉和发现生活中的细节。我们感觉到小记者们越来越精彩了。
小记者的工作离不开栏目组老师的关心和帮助,宋筱央老师是个细心的人,在平时的班主任工作中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习惯,经常将班级的早操、写字以及班队活动用摄像机主动记录下来。并且经常向电视台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观念,协助大家办好节目。电视台的工作更离不开班主任的支持,陈敏华、高紫薇、余玉丽等老师只要有节目制作的需要,她们就热情地派出班里的精兵强将,配合栏目的制作工作。在此我代表校信息中心向为校园电视台无私贡献的老师表示衷心感谢!
有付出就有回报,在校长室、大队部、信息中心和音乐教研组管业等老师共同协作下,校园歌曲《绿色光》获市MTV制作一等奖。回想当初节目制作获得了全校老师的支持,所以这份荣誉是属于大家的,同时我们期待课题组在2006年度工作中能够取得更好成绩。
二、建立具备管理能力的数字化校园,“一网打尽”校园事
我校校园网始建于2003年5月,成立初便形成以硬件为基础,管理为手段,应用为目的的发展模式。以校长室直管、信息中心主管、电教组负责软件开发和教师的应用研究。
学校校园网以
本学期,由于在校园网文件上传中出现安全漏洞,导致服务器遭到木马攻击,有一阶段导致校园网络运行不畅,影响了老师工作。为了尽快排除障碍,我们请来博爱路小学、北环小学网管以及常州市建设银行网络安全处技术人员义务为我校解决困难,为了不影响教师白天正常的工作,连续二个晚上加班到凌晨1点,保证老师们第二天正常的工作,使学校的损失减小到最少。在此次抢修过程中,校园网未丢失一个文件,老师帐号未有一个被修改或删除。
现在校园网已经渐渐成为校资料档案库,任何检查,评估工作的台帐资料都转移到了网络上,此次督导评估检查中,李校长大胆尝试,要求我们首次采用无线网络技术为评估团专家每人准备一台笔记本电脑,无缝漫游式地查询学校台帐档案,仅此一项就为学校节约纸张墨水等近六千余元。到目前为止校园网共有栏目83个,上传文案数量4345篇,瑞博平台课件数量全市第一,李永春、田毓婷的《绿色学校》在2005年第二届全国环境教育教学作品大赛中获网站/网类二等奖,在高校长的分管指导下,校园网今年四月被市等级评估评定为“小学一级校园网”,我校被市装备站评为“现代教育技术装备先进学校”。下学期初,我校即将接受市“信息技术特色学校”的评估验收工作,我中心成员在半月前已经分工明确,她们将继续以创建“一级校园网”时兢兢业业的态度,认真完成好“特色学校”检查的准备工作。
二00六年下半年将对我们校园网的服务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因为,到时全校将由无线网络覆盖,老师人手一台笔记本电脑将方便在校园中使用,期待我们中心的服务能够为老师提供更多工作的方便,同时再次为本学期大家因网络的故障而导致工作的不便表示深深的歉意!
三、以课改为龙头,改变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课以让掌握信息技术,养成良好信息素养,学会用现代技术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所以信息技术是工具性的学科。但是随着课堂教学改革在各学科中开花,我们如何在信息技术课上问40分钟要质量,我教研组认真分析现状,认为影响信息技术课质量的主要因素是:1、每周一节课,学生来不及在大脑中形成知识的表象;2、家庭条件的差异;3、对学生了解不够;4、计算机的工具性体现不足,学生学习目的性模糊;5、因材施教不能实现。
针对问题,本学期信息技术课进行了改革,利用兴趣小组、校园电视台培训,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从而拓展信息技术课的外延,既增加学生上机的时间,又体现出计算机的工具性,现在小记者培训均通过校园网提供学习并上交作品,其中杨依婧同学做的“同学对校园植物了解”节目方案就是他们小组通过网上搜集资料,并拟定了三套方案,最后上传校园网给小记者提建议,最后落实到节目制作中来。这样的过程让同学们可以充分地利用计算机来协助自己工作,当然也提高了其计算机应用技能。同时在课上,我们采用分组教学,让同学按照不同的条件分组学习,从而将信息技术的学习可以分层教学,对不同情况的学生基本能够照顾到。
此外,通过兴趣小组,让学有余力的同学更进一步获得提高,本学期由张卫平辅导的赖晨曦的《妞妞》以及苗宓的《脸谱》分获全国一、二等奖,学校还受到二千元的奖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