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道德与法治>>校园传真>>生命的乐章 
生命的乐章 
发布时间:2006-12-03   点击:   来源:信息中心   发布者:cuizhu

生命的乐章

一、案例背景:

《我从哪里来》是苏教版《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一课。本单元以“我像小树苗”这一饱含期待的话语,以儿童个体成长为视角展开了品德与生活的教育。本单元呈现的教育资源既有成长的要求、成长的快乐,又有成长中的烦恼。

“我从哪里来”这个话题让很多孩子产生好奇、困惑,而这个简单而敏感的话题常常让年轻的父母因为尴尬而回避。在传统的保守教育中,有的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的甚至是呵斥或误导。而孩子好奇的天性并不会因为家长的回避而消失。为了正面引导孩子的好奇心,从小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促进身心健康成长,我设计了一个整合活动《我从哪里来》。本课试图消除教育与生活、课堂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寻找最佳的教学切入点,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营造开放、宽松、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以活泼的形式向孩子揭示生命的由来,通过调查活动和课堂体验使学生心灵深处受到震撼:父母给了我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父母养育我非常艰辛,从而使学生体验成长的快乐,学会珍爱生命,学会感激。让孩子们在开放式活动中充分去体验、去感悟、去获得。

二、活动目标:

情感与态度: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来之不易,通过体会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激发学生爱爸爸、妈妈的情感。

行为与习惯: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的好习惯。

知识与技能: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了解浅显的生命科学的知识和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技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生命科学常识的直观教学法和资料信息收集法,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感受到父母养育自己的不容易。通过资料比较的方法,看到自己的成长,并为自己的成长感到喜悦。

三、活动准备:

1、关于小宝宝孕育生长过程[从受精卵到出生]的影碟。

2、书包,每人一个。穿有鞋带的鞋子。

3、学生家长结婚照、学生刚出生时的照片、现在的照片、学生的出生证。

4、邀请一位怀孕的教师。

5、制作课前调查表:让学生通过调查了解妈妈怀孕时的反应。了解自己出生时,家长的心情。

6、《家长的一封信》征集、录制。

7、家长通讯录、电话机。

四、活动过程:

走近“生命”

动画片导入,点燃探究生命由来的火花。

短片:多拉A梦和大雄了解身世之谜

(一)探索“生命”

1、播放课件《十月怀胎》,教师同步解说。帮助学生了解整个受孕过程,了解脐带的作用。

[设计意图:“人类的起源”是一个复杂、漫长的孕育过程,各年龄层的学生都有好奇心,也有其不同的性探索取向,那么,对七、八岁的孩子怎样恰如其分地进行性启蒙教育?在介绍“生命的产生”这部分内容时,我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图片讲起,通过观看孕育宝宝的整个过程的碟片,配以简洁而富有情趣的解说,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神秘的生命常识,使生活中大人们难以启齿,遮遮掩掩的问题迎刃而解。从中孩子们都能明白:是爸爸妈妈共同给了他们生命,他们是在妈妈的肚子里经过十月怀胎长成的。]

2、学生交流看了影碟资料后的收获。

(二)体验“生命”

活动一:——创编想象活动,邀请怀孕妈妈,感受生命的来之不易。

1、提问:你在妈妈肚子里都做什么呢?

1、创编活动:在妈妈的肚子里。请学生跟着音乐的变化一起表演。

2、根据课前调查说说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的反应。

[设计意图:本次活动有机综合了音乐元素,意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生长过程,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并用动作表现出自己在妈妈肚子里的快乐生活,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同时通过交流,了解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从而进一步激发小朋友爱妈妈的情感。]

4、请快要做妈妈的老师来到现场,为学生谈一谈怀孕的感受。

[设计意图:新课程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我努力走进生活,贴近学生,创设开放、活泼的教学情景,营造了自由、民主、愉悦的课堂气氛,把教学的需求转化为学生的需求。]

5、说说听了怀孕妈妈的介绍后想说的心里话。

活动二:——再现生活情境,引进角色扮演,体验妈妈孕育的辛苦。

1、游戏:我来做妈妈

游戏:把一个书包抱在怀中,跟着老师的台词表演一位怀孕的妈妈。

洗衣服、下楼梯、散步、系鞋带、爬楼梯等。

2、在表演中请学生谈“做妈妈”的感受。

[设计意图: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规定,课程应该遵循生活的逻辑,以儿童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以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的主题活动或游戏为载体,以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儿童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我来做妈妈”这一活动再现生活情境,让孩子通过角色模拟,去体验妈妈怀胎十月的辛苦。让每个孩子以书包代替小宝宝,当一回妈妈。创设这样的生活情境,显然孩子们是极感兴趣的,纷纷入情入境去体验,在短短几分钟内,在孩子的喘气中,在放下书包后的如释重负中,在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的感叹中,孩子已经真切地感受到妈妈怀孕的辛苦,母爱的伟大。正如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言:一件事,我听说了,随后就忘记了;我看到了,也就知道了;我做了,很自然就理解了。]

3、教师小结。

(三)感悟“生命”

画外音——啼哭声。

1、分享父母的快乐:根据课前调查,交流自己出生时爸爸、妈妈的心情。

2、猜猜他是谁:课件出示班内一学生刚出生的照片。请学生到台前讲讲刚自己出生时的情况,如身高、体重等。

3、比一比,感受成长的快乐:课件出示这一学生现在的生活照,比较,谈感受。

4、小组内交流:比较出生证上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说说自己各个方面的变化。

[设计意图: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回顾成长里程”这个环节,学生通过刚出生的照片、出生证上的自己和现在的自己作比较,在观察、交流中,体验到:成长是快乐的,发现是惊喜的,学习是幸福的。]

(四)珍爱“生命”

1、播放班内一学生家长朗诵的信。——《爸妈心中你最重》。

[设计意图: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情境中各种因素的情感的产生具有综合作用。为了感受父母养育的辛劳,请家长讲述抚养孩子的辛劳的感人事例,通过图文并茂的配乐朗诵《爸妈心中你最重》,使学生的心灵受到极大震撼,缓缓打开记忆大门,一件件小事,一滴滴父母爱,如一股暖流,再现在孩子眼前。]

2、听了信之后,把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告诉他们。开通电话热线。

[设计意图:孩子在感动之余,情动辞发、情真辞切,对父母想说的话即在嘴边。通过“电话热线”让学生充分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和浓浓的爱意。这种情感体验的诱发来自于情境的创设,更来自于学生在获得强烈“被爱”体验的基础上。这一内心的情感体验,催化了学生道德行为的养成,促进了学生德性的发展。就这样,把学生置于特定的情景中、情感中,不需教师多余的讲解,心中的情感、体验、感悟在不断深化、成长。使这些学生更加敬爱父母,珍爱生命。]

3、教师总结。

五、教学实录:

片段一:创编活动

师:你在妈妈肚子里待了这么久,都在干些什么呢?请你闭上小眼睛……让我们跟随着音乐一起想象在妈妈肚子里的情景吧。

(轻柔的胎教音乐声起)

有的学生在轻轻划动双臂,有的学生打着哈欠,有的学生轻轻踢着脚……

(动感的胎教音乐声起)

很多学生站了起来,有的侧身,有的出拳,有的蹦跳着……

(轻柔的胎教音乐声又起)

学生又开始做一些细微的小动作……

(音乐止)

师:你都在妈妈肚子里干什么呢?

生一:我在洗澡。

生二:我在睡觉。

生三:我在跳舞

……

师:你在妈妈肚子里这么顽皮,妈妈有什么反应呢?小朋友课前都了解过了,你知道吗?

生一:我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总是吃了东西就吐。

生二:我妈妈每天早上起床刷牙时就觉得恶心。

生三:妈妈说晚上睡觉很不舒服。

生四:我妈妈不怀孕的时候晚上一般不上厕所,怀孕了之后晚上总要上几趟厕所

……

师:是啊,因为怀孕,妈妈的身体发生了变化,各种妊娠反应也随之而来。今天,我们请来了快要生宝宝的老师,请她为我们谈谈怀孕的感受吧。大家欢迎。

(孩子们瞪大眼睛,静静地聆听完了老师的讲述)

师:听完老师的介绍,你想说些什么呢?

生一:老师很爱她的宝宝的。

师:你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也是这样悉心呵护着你的。

生二:我觉得怀孕很辛苦。

……

片段二:我来做妈妈

师:今天,我们也来做一回妈妈吧。请你站起来,把你的书包放在胸前。

(学生兴致盎然,纷纷背上书包)

师:现在它就是我们最亲爱的宝宝,大家可要小心哪。

(学生一脸兴奋,有的同学两手撑着腰,有的同学轻轻抚摩着书包)

师:妈妈脸上都是那么的幸福啊。下面,请跟着我的提示做动作。早上,你来到卫生间,看到很多脏衣服,于是你坐在凳子上开始洗衣服。

(学生坐到座位上,开始弯腰,有的同学弯不下去,有的同学忙着扶下坠的书包,教室里时不时有同学喊着“不行啊”)

师:洗完衣服你把衣服晾完就准备出去散步。你开始下楼。

(由于书包挡住了视线,很多学生不断撑着脖子看脚下)

师:来到楼下,你听着悦耳的鸟叫声,心情十分愉悦。可突然,你被什么东西绊了一下。低头一看,原来是鞋带散了。于是,你弯下腰系鞋带。

(学生艰难地弯下腰,可有很多学生够不到鞋带。有的学生很努力的弯下腰,嘴里却粗气连连)

师:散完步,你就回家了,你开始爬楼梯。

(我示范着抬腿的动作,有学生要求休息一下,大多数学生已经气喘吁吁了)

师:到家了。

(我刚说完,很多学生就把书包搁下,“瘫”在了凳子上,我马上采访一位学生)

师:你为什么迫不及待地把小宝宝放下呀?

生一:太累了……

师:你刚才做了一回妈妈,想说点什么吗?

生一:宝宝套重了,我觉得系鞋带的时候都弯不下腰。

(其他学生争先恐后的举起手来,迫不及待地想表达自己的想法)

生二:下楼梯的时候看不见地面的。

生三:我的腿已经很酸了。

生四:我都喘不过气来了。

……

师:我们只当了一会儿妈妈,就喊累啦。我们要在妈妈肚子里待十个月那,前四个月虽小,但很多妈妈身体会难受。后面的五个月(有一百多天),妈妈都要挺着大肚子走来走去,还要上班干活,那才叫累呢!

……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