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学期我中心将以十一五课改为指南,整合服务为目的,培训为提高,课题为研究,资源为依托,校园电视为特色。着力抓好现代教育技术在学校的应用与整合,使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服务于绿色学校的办学特色、利用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及校本培训,发掘新的现代教育技术骨干力量。
具体工作
三月份
1、 生命教育专题片拍摄并报送电教馆(蒋晓安)
2、 计算机培训(田毓婷)
3、 NIT报名、上课
4、 省计算机作品征集(张卫平)
四月份
1、 校多媒体软件设计比赛(陈敏华)
2、 校园网改版(蒋晓安)
3、 “人与植物、人与动物”网页建设(丁华峰)
五月份
1、 学生计算机能力比赛(蒋晓安)
2、 组织参加2007年常州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蒋晓安)
3、 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评优活动(蒋晓安 宋筱央)
4、 课题汇报活动(蒋晓安)
六月份
1、 优秀小记者评选(蒋晓安)
2、 计算机学科期末调研(丁华峰)
3、 期末电教论文和教学反思收缴,各小组总结撰写
七月份
校园电视台小记者夏令营活动
市网管员培训
八月份
校园网备份、移植
各部门计划
清凉小学信息技术校本培训计划
田毓婷
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已经在教育领域引起一场深刻的变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对于转变传统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模式、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速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对于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过程中,对教师进行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是关键。因此,我校把开展信息技术全员培训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
一、 培训目标与内容
(一) 培训目标
1、 旨在为推动我校信息技术工作进程,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通过培训使教师能够较熟练操作计算机,可以独立应用现成的软硬件设备制作简单的多媒体教学辅助软件,参加培训的教师将制作教学课件进行一次评比活动。
3、 会用笔记本计算机与电视机相连,辅助进行教育教学;
4、 信息技术组教师能独立拍、制学校电视台的节目。
(二) 培训内容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需要,本学期的教师信息技术校本内容如下:
1、 笔记本计算机与电视机连接的应用。(全体教师)
2、 “第三轮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部分教师)
3、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培训(35周岁以下教师):深入研究POWERPOINT,能在这个软件中插入声音、录像,并能在里面制作一些动画,与外部程序进行链接;了解一些相关小软件的使用:图片剪辑软件、声音剪辑软件等。
4、 电视制作的应用:拍摄录像、制作电视片。
二、 培训方式
1、 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培训的计划性、针对性和实用性,从实际出发,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实施培训,特别要注重发挥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确保培训的质量和实效。
2、 在培训过程中,坚持按需施教的原则,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培训活动。以自主上机学习为主、讲授为辅。
3、 信息技术培训还应结合教育教学活动,注重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加强应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使教师能学以致用,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各自的学科教学中积极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计算机辅助教学,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
三、 具体安排
1、 笔记本计算机与电视机连接的应用
对象:全体教师
地点:会议室
时间:第二周,周五下午4:00~4:30集中培训。
2、 “第三轮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
对象:需进行考核的教师
地点:电脑一室
时间: (待定)
3、 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应用培训:深入研究POWERPOINT,能在这个软件中插入声音、录像,并能在里面制作一些动画,与外部程序进行链接;了解一些相关小软件的使用:图片剪辑软件、声音剪辑软件等。
对象:35周岁以下教师
地点:会议室
时间:第四周~第十周,周五下午4:00~5:00集中培训,周三下午4:30~5:00自由练习。
4、 电视制作的应用:拍摄录像、制作电视片。
对象:信息技术组成员
地点:编辑室
时间:第十二周~第十五周,周五下午4:00~5:00集中培训,周三下午4:30~5:00自由练习。
2006学年第二学期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小组工作计划
宋筱央
为了使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更好的有机整合,发挥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有的作用,特制订本实施计划。
一、 加强现代教育理论学习,提高开展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
为了让教师了解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正确理解和把握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相关理论,学校一方面在教师集会时,将由校长或信息教研组长通过信息发布的形式向教师作先进教育理论介绍,另一方面,将不定期地从卫星网上下载相关的学习资料和从报刊杂志上搜集的资料,让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再一方面,组织教师观看下载的示范课例。以此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认识。
二、加强校本培训,提高教师现代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
在已组织的相关培训的基础上,将继续校内的培训与交流,使每位35周岁以下的老师能自己制作简单的网络课件,上网络环境下的学科教学,最大限度利用教师配备的笔记本电脑。
三、加强资源库建设,促进有机整合
为实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要进一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继续加强对学校电子资源库的建设,提高质态,力争多上传超文本教案。
四、强化研究活动,积极探索信息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课堂教学,是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重点,为此本学期,结合区各项竞赛,学校也将开展相关评比活动。
1、初赛:
老师自愿参加多媒体教育软件评估活动,结合教学设计自行设计出可行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可以ppt、网页等各种形式。
2、复赛
在初赛的基础上选出比较优秀的多媒体教育软件,进行课堂教学评优活动。选出优秀的多媒体教育软件参加07年市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
此外,信息技术教学要着力于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的使用以及上网的技能上,以适应网络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对学生计算机操作的新要求。这取决于全校教师积极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规律,把我校电子信息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层次。
资源组工作计划
1、充分利用区“五一资源库”资源及教师手中的笔记本电脑上好电教课,电教统计不流于形式,每月上传一次,每周至少上一节有质量的电教课。
2、为组织参加07年常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进行课件制作培训(3月中旬开始,分两次进行):
1)简单的图片效果的制作。(在原有图片中加入素材、色彩的改变、加入特效等)
2)从视频中截取图片、短片;在动画中采集有用的素材。
3)ppt中花边效果的制作。
4)简单的录音、音频的采集,在视频、动画中配音。
5)互动答疑:老师在课件制作中的问题、疑问
3、4月中旬校内35岁以下老师进行课件制作比赛,选拔优秀作品;校内获奖作品进行加工、修改,五月参加市比赛。
4、35岁以下的老师期末前上传三个有质量的课件到五一资源库,35岁—45岁的老师上传两个。(要求:本册书上的或自己上课的内容)。
5、六月低对老师上传到五一资源库的课件进行汇总、统计。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