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计划
以区教科研室2006-2007学年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为指针,围绕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标准,加强信息技术学科创新,紧密围绕为教师教学服务的思想,踏实工作,努力使学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一、常规工作常抓不懈
定期召开班级电教员、网络员会议。定时更新班级网页,学生博客。
电教资料由专人负责管理,严格执行资料入库登记、借还制度
确保网络畅通,设备正常运行使用,对电教设施设备进行正常的管理和维护,做到当天报故障,当天维护。
确保学校电教课率和多媒体课率。做到有书面登记、记录。
配合区少儿培训中心搞好少儿NIT培训与考试,努力提高学生电脑的应用水平。
二、学校网站深入开发。
加大网络利用率,提高学校网站的建设与应用。利用使用好区资源库,加大对学校网站的深入开发。
三、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深入对教师进行培训,根据学校现状及发展方向,要努力提高我校教师的信息技术运用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我校“利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自主性学习”这个课题研究,在理论和技术方面也应进行必要的培训学习。我们将安排适当的时间结合现代教育技术第三轮培训对全体教师进行全员培训。并进行适当的考评。使广大教师都具备上网下载资料,使用等能力。我们也将对一批青年教师培训,并不断进行实践,扎扎实实地搞好课题研究工作。
四、利用信息促进教学。
根据区教育信息中心文件精神,要求在规定年龄范围的老师在一段时间内通过三年的学习不断提高,能有比较高的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能力。所以,经研究决定我校从本学期开始对教师提出以下要求,45周岁以下的老师,要通过不断地实践,逐步提高老师们的应用水平。45周岁以上的老师:非常欢迎使用网络获取信息。希望能积极使用现成的资源上多媒体课。
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
五、加强信息技术学科教学研究
积极参加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组活动,认真学习《江苏省义务教育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反思教学,与教师相互交流研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学科教学,做到课课认真备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参加区信息技术教师基本功比赛。
六、积极开展信息技术课外活动。
继续发挥学校电脑绘画的传统强项,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培训学生,让学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力求参加比赛有突破。
七、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应用研究。
努力参加信息技术特色学校的评选工作,积极思考特色发展,形成工作目标和思路,为在本年度创建省信息技术特色学校作好相关准备。
主要工作:
1、 区现代教育技术工作年会(3月份)
2、 推荐评选常州市现代教育技术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3月份)
3、 第三轮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报名、培训工作(3月份)
4、 全国中小学生电脑制作活动、省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竞赛(3月份)
5、 “十一五”各级现代教育技术课题的研讨交流(4月份)
6、 “生命教育”电视专题片评比(4月份)
7、 应用平台的开发和培训、推广(4月份)
8、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基本功竞赛(4月份)
9、 组织参加07年常州市多媒体教育软件大赛(5月份)
10、 研究组展示活动(4、5、6每月一次)
11、 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评优活动(5月份)
12、 信息技术学科期末调研检测(6月份上旬)
13、市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调研(4、5、6月份)
14、少儿NIT培训、考试(3月报名、6月上旬考试)
15、初中英语口语电视大赛(8月份)
16、电教论文和教学反思评比(8月份)
17、参加市网管员培训(7—8月份)
18、现代教育技术研究组活动的开展和评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