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该如何面对挫折
——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汇报
兰陵小学 陈云芬
一、研究的背景。
挫折是什么?依赖的人说:挫折是高不可攀的山峰;懦弱的人说:挫折是无法跳出的黑暗……我们的学生生活在衣食无忧的年代,如果问问现在的学生“家中谁最宝贝”,那他们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我”。因为他们的生活都由家长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想要什么东西,家长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帮他们实现。加上现在是独生子女居多,好多的孩子都比较的娇气,家长都能顺着孩子的意愿,因此造成他们在与人交往的时候,不能受到一点的委屈。
我经常在学生的作文中看到这样的句子:“我是一个爱哭的男孩。学习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就觉得没有办法解决,会掉下滴滴的眼泪;同学们不和我一起玩时,我就觉得很孤单,心里难受得会掉眼泪;做错事情,面对老师的一两句责备,我也会掉眼泪;尤其是遇到自己不顺心的事情时,我更会掉眼泪……”“考试不好的时候,我真的很难过,真的想马上从教室中跑出去大哭一场……”
这一句句真挚的语言背后,暗射着孩子常常会遇到挫折。但他们遇到挫折的时候,往往不知道怎样去面对,不知道怎样与挫折抗挣。那孩子究竟该如何面对挫折呢?因为我校是一所以“乒乓特色”为教育的传统学校,依据本校的优势“国球精神”的引入,围绕“挫折”问题,我们学生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活动。
二、研究目的
1.知识目标:通过情境再现、分组讨论、现场测试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挫折无处不在,并学习一些基本的勇对挫折的知识。
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测试、演练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正视挫折、战胜挫折的能力。
3.意志目标:通过生动活泼的形式,教育学生遇到挫折不屈服,并正确认识挫折,从挫折中奋起,以更大的信心迎接新的挑战,从而形成能够经受挫折考验的健康心理。
三、小组分工情况
1、名人调查组:通过网络查找关于名人受挫的故事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眼前的困难的。
2、小将调查组:通过寻找,观察、采访等形式,了解我校乒乓小将在训练是遇到的挫折以及当时的心理状态。
3、普通人群调查组:与身边的同学谈话,发现生活中他们会遇到哪些方面的挫折以及自己的处理方法。
四、研究过程
解说:同学们,在生活中,我们不可能光走平坦大道,人生路上,我们也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困难和挫折是人人有份的“快餐”。那么我们该怎么面对挫折,并最终战胜挫折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吧!
1、 名人调查组汇报:
(1)讲述故事《牛顿-受辱发奋》
牛顿小时候很聪明,但读书并不用心,都把心思用到做手工、想问题上了,所以在老师、同学的心目中,他是一个笨孩子。
有一次,他自己做了一架小风车带到学校。同学们都围拢过来看。正在一帮小家伙眨巴着眼睛羡慕牛顿的时候,一个同学怪声怪气地说:“哟!这风车做得还怪灵巧呢!”这同学讲的是反话,因为他平时学习成绩好,一直在牛顿之上,看到牛顿在他面前表演,很不服气,于是又提高嗓门说:“你这小风车外型造得还可以,可它为什么会转动,你懂得这原理吗?”牛顿一时答不上来,脸就红了。那位同学劲头更足了:“哼!说不出来吧,可怜!自己做的东西自己讲不出原理,说明你只不过和木匠一样!”牛顿被他这番话羞得无地自容,他哭丧着脸,走开了。这时,原来围在牛顿身边的一群小同学也一个个对他另眼看待了。“木匠!木匠!连原理都讲不出来,还在这里显示!”说着,有的同学就动手打他的风车,别的同学也跟上去,七手八脚把牛顿的小风车打了个稀巴烂。
牛顿心里很难过,眼泪一滴滴地流下来,事后他细想:这些同学为什么欺侮我呀?还不是我自己不争气?自己为什么不下决心把功课学好呢?夜已经深了,小牛顿还在想白天发生的事。最后下了决心:一定要把功课学好。人小志不小,小牛顿自从立志勤学后,好像换了个人似的,上课认真听老师讲课。下课认真复习功课,有空还不忘他的小手艺。不多久,他的学习成绩就赶上来了,而且超过了骂他是“木匠”的那位同学,成为班里的优秀生。
(2)引导学生讨论并交流:牛顿受辱后他认识到什么?后来他是怎么做的?你认为挫折与打击,对他的成长起了什么作用?
2、小将调查组汇报:
(1)请看学校乒乓小将的训练日记。(高阳的一天录象)
(2)讨论:小将们遇到了那些挫折?她又是怎样面对的呢?
3、普通人群调查组汇报:
(1)同学们,挫折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义,法国作家巴尔扎克曾经说过:苦难对天才是一块垫脚石,对能干的人是一笔财富,对弱者是万丈深渊。80年代末,在我国的南方某市,曾经发生了两个震撼全国的真实故事,故事的主人公都是十来岁的小男孩。下面请同学们来看这两个故事
课件展示:故事一:一个11岁的小男孩,他的同桌手表丢了,那位同学告诉老师手表可能是他偷走了,老师找他了解一下情况,并没有认定是他偷的,但他承受不了这个刺激,竞上吊自杀了。
故事二:一个年仅10岁的小男孩,在知道自己身患绝症后,还顽强地与死神搏斗,忍受着常人验证以忍受的痛苦,坚持接受化疗,更感人的是,他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化疗,其他时间坚持上学,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很好。
(2)讨论交流:你赞成哪个男孩的做法?为什么?由这两件事,你想到些什么?
(3)小结过渡:这是两份截然不同的人生答卷!前者,在小小挫折面前,主动地放弃了生的机会何等脆弱!后者,在生与死的考验下,仍然努力奋发向上,是何等的刚强!
4、小结明理:不管是名人还是普通人,在成长中都难免遇到挫折和打击,我们该怎么来认识和面对挫折和打击呢?
(1)分组讨论,并全班交流。
(2)师生共同梳理,达成共识:
对待挫折的态度:①正确认识挫折,人生的道路很长,遇到挫折是免不了的。有些是由于客观原因造成的,如亲人生病、去世,家里遇到天灾人祸等;有些是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如有的青少年受到引诱、威胁,自己意志又不够坚强而做了错事等。既然挫折已成为现实,我们就要承认它和勇敢地对待它,而且要向它挑战。 ②正确面对挫折,化悲痛为力量,以更大的勇气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重新起步。
(设计说明:通过典型事例,由名人到普通人,将抽象问题形象化,并有效激发学生的讨论欲望和思考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对认识挫折和面对挫折埋下伏笔。同时,渗透“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炼出面对挫折的态度及方法。)
4、导行:开展现场活动,提高认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1)互动游戏:挑选勇士
A、活动规则:由老师挑选登上“挑战者”号轮船的水手,同学们只要回答出下面三个问题中的一个,就可以成为光荣的水手:①请你讲一个自己面对挫折,鼓起勇气克服困难的事例;②讲一个伟人克服挫折,取得成就的事例;③说一句你最欣赏的名言。
B、学生自由发言,展开活动。老师给发言的同学戴上水手帽。
(2)现场活动:师生谈心
A、活动方法:请同学们把最近遇到的困难和挫折写在一张纸上(不必写自己姓名),交给老师,由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共同讨论解决。
B、四人小组互相讨论,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心理测试:了解自我
教师发给学生一份心理测试问卷,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让他们了解自己意志的强弱。
测试对挫折的承受力的问卷
(1)考试失败会激励我更努力地学习。( )
(2)失败常使我丧失自信心,怀疑自己的能力。( )
(3)当我完不成某项任务时,会十分提心被同学或老师瞧不起。( )
(4)考试考砸了,我不会灰心丧气,不想做任何事。( )
(5)考试不及格,我就想办法对父母和同学隐瞒我的分数。( )
(6)做事只要尽了自己最大努力,即使失败了,我也不会太难过。( )
(7)当我做错作业时,我会努力找出做错的原因,争取下一次做对。( )
(8)聊天时,我从来不谈自己失败的经历。( )
(9)如果老师布置的任务艰难,我不会主动要求去做。( )
(10)我觉得人不能每次考试都考得特别好。( )
评分、解释与建议
计算两个不同的总分:
总分A为题(1)、(4)、(6)、(7)、(10)得分之和;总分B为题(2)、(3)、(5)、(8)、(9)得分之和。
如果A>B,说明你不怕在生活中摔跟头,你能努力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今后取得成功。A-B的分值越高,说明你对失败的承受力越强。这是你的优点,相信你一定会保持下去。
如果A<B,说明你有时很失败,常因担心遇到困难和失败而放弃努力。因为怕摔跟头,很多该走的路、该去的地方你都没有去。
(设计说明:这部分是由认识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渡,通过身边的人和事的了解再到对自己的了解,逐步深入,触及学生的灵魂,先靠近学生的品质,为最终形成面对挫折的健康心理打下基础,同时,“游戏、谈心、问卷”等形式活跃了课堂气氛,调节了课堂节奏。)
4、模拟生活情境,正视挫折,形成健康心理品质
(1)角色表演模拟生活情境
A、角色表演:教师出示事先准备好的角色表演情景,请同学们按情景需要认真扮演,并准备针对情景中的情况进行讨论。
情景:班里的
B、讨论:当别人遇到挫折或不幸时,你该怎么办?
(2)总结:在一个人漫长的生命历程中,没有人能永远成功。爸爸妈妈也有做错事的时候,而且,某件事没做好,不等于你整个都失败了,你还有很多拿手的事。所以,不必为做糟了一件事而伤心,先去做一件自己拿手的事情,从灰色的情绪中走出来,重新树立自己的信心。摔了跟头之后,最重要的是弄明白为什么摔倒,找到原因,对症下药,这是失败给你的最好礼物。摔了跟头是很疼的,但这能教我们以后走得更快更稳。相信你会越走越好!
(设计说明:这部分要完成两方面的拓展,一是由关注自己到关注他人,从而形成更加完美的人格;二是由关注挫折本身到关注心理健康本质,从而形成更加稳定和健康人格品质,勇敢面对成长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挫折。)
五、成果展示
1、学生的日记。
2、道德精神小报。
3、唱童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