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1、理解和体验做人要诚实守信,知道诚信与不诚信给自己和他人带来的不同影响,并作出评价;
2、感知诚信的重要性及诚信的重要意义;
3、自觉养成讲诚信的好习惯:
4、搜集社会生活中关于诚信的事例,明白社会需要诚信。
教学准备:
1、搜集关于诚信的小故事。
2、搜集有关诚信的成语。
一、导入
教师出示一元钱,向学生提问,大家知道在生活中一元钱有什么用处吗?
生1:可以买一本练习本。
生2:可以买一枝圆珠笔。
生3:可以买两块橡皮。
……
教师总结:是啊,这小小的一元钱只可以买一本练习本,或者一枝圆珠笔等等。可是啊,微不足道的一元钱还可以改变人的命运,大家相信吗?
学生质疑。
这微不足道的一元钱却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相信吗?请看:
(播放录像:一元钱的故事)
教师质疑:大家看明白了吗?小王那么优秀,可是为什么没有被公司录用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1:小王乘车却没有投币,没有投币正好被这家公司老总看见了,老总觉得这个人贪小便宜,所以没有录用他。
生2:尽管他很优秀,但他不讲诚信,所以没有被录用。
……
教师:那么你们有没有什么话想对小王说么?
生1:小王啊,你千万要记住这次教训啊!
生2:为了一元钱而失去了一次机会,太不值得了。
生3:小王啊,不能因小失大啊!
教师揭示课题:对啊,一个人不能失去诚信,因为诚信是我们做人的根本。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诚信的话题。
(板书课题: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二、你该怎么办?
教师:诚实守信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我们应当继承并且发扬,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时遇到一些事却总让人左右为难,难以选择。今天,有一个叫凡卡的小朋友就遇到这样一件非常苦恼的事情,他不知道改怎末办。现在就让让我们一起去去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且想想你该怎么帮助他,如果是你,你又会怎么办?
课件:凡卡的故事
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说,凡卡可以回家吗?
生1:可以回家。
生2:不可以回家。
……
教师提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呢?
请同意回家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回家的同学坐右边,现在我们来开一个小小的辩论会,不同意回家的同学做正方,同意回家的同学是反方,首先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分组,讨论理由。)
教师组织:双方讨论十分热烈,谁的观点更有道理,让我们辩论见高低。
教师出示辩论话题:游戏,要当真吗?
正方:不可以回家。
反方:可以回家。
教师宣布辩论开始:在开始之前,老师提几个要求,
首先,双方要表明自己一方的观点,陈述理由,注意要据理力争哦。
第二,双方辩论时既要说清楚自己的理由,更要听明白对方的话,要抓住对方的要害,进行有利的回击,明白了吗?
生:明白了。
师:有没有信心打败对方?
生:有!
师:准备好,辩论开始。
生(反方):我方认为,可以回家,因为这只是游戏,何必假戏真做呢?
生(正方):我方认为,不可以回家,游戏也有规则,我们怎能违反规则呢?
生(反方):我方认为,可以回家,现在天已经黑了,夜不归宿,爸爸妈妈肯定心急如焚。你会让爸妈这样担心吗?
生(正方):爸爸妈妈可能会很着急,但他们如果知道原因,肯定会支持我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诚信的人啊?
生(反方):说得好听,爸爸妈妈说不定会揍你一顿的。记得有一次,我回家稍迟了一点,还吃了爸爸的一顿“竹笋炒肉”(生笑)。再说,如果你肚子饿了,你不该回去吃饭么?难道你会饿一夜?
生(正方):不管怎么说,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这时候,离开岗位,不就成了不守信用的小人了吗?相信你也不愿意做这样的小人吧?
生(反方):可是,下命令的大孩子已经回家了,他没有遵守游戏规则,没有信守诺言,难道我还有必要这样呆下吗?那也太傻了吧?
生(正方):如果因为诚信而被别人称为傻子,那我愿意做这样的傻子。(生笑)
生(反方):我方认为,讲诚信也要看是谁,对于不诚信的人,我们何必对他讲诚信呢?
生(正方):正是因为别人不讲诚信,我们才更要诚信。如果你不诚信,我不诚信,那将是多么可怕啊。
……
教师总结:刚才大家辩论的非常热烈,感谢双方的精彩辩论。在刚才的辩论中,而正方则坚持认为,一个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要守信用,凡卡不可以回家。反方始终认为,这只是个游戏,况且天已经黑了,大孩子已经回家了,爸爸妈妈会很担心的,当然应该回家。大家的理由都非常的充分,那么,凡卡最后是怎末做的呢?他最后回家了吗?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凡卡的决定。出示最后一幅图。(凡卡在一位军官的命令的下,愉快地回家了。班台莱耶夫感动地说:“凡卡小小年纪就对自己的话这么负责,他长在了一定是个真正的人!”)
三、我们诚信了吗?
教师总结:同学们,真正的人是怎样的人?为什么说凡卡是个真正的人呢?
生1:真正的人一定是个说话算数的人。
生2:真正的人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
……
教师引入“一诺千金”的成语:是啊,“君子不失信于人”一个真正的人就应当信守承诺。看了凡卡的故事,老师不禁想起了 “一诺千金” 这个成语,知道这个成语的由来吗?
生讲“一诺千金”的故事。
我国古代有一个叫季布的人,很讲信用,成为美谈,人们称赞他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一诺千金”常用来赞美人们说话做事讲信用。
师:人们为什么说“得黄金千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呢?
生1:因为季布非常守信,所以人们觉得他的承诺比黄金更重要。
生2:黄金用完了就没了,而季布的承诺却能让你受益终身。
教师总结:是啊,黄金有价而诚信无价啊。古往今来,这样的诚信故事举不胜举,同学们能不能一起来交流一下呢?
生1: 汉代的太史司马谈死后,他的儿子司马迁接替他当了太史。司马迁像他的父亲一样,是一个诚实正直的史官。有一次,朝中的大将李陵在攻打匈奴时失败了,被迫投降。汉武帝知道了以后很生气,朝中大臣都纷纷说李陵的坏话,只有司马迁在一旁不做声。于是,汉武帝就问司马迁,是怎样看待这件事的。司马迁说:“李陵转战千里,粮草从应不上,士兵劳累不堪,兵败投降也是可以原谅的。”汉武帝认为司马迁是在故意给李陵说好话,于是就给司马迁治了罪,给他施了宫刑。但是,仍然让司马迁主持编写史书《史记》。虽然受了汉武帝的惩罚,可是司马迁还是据实记录了汉武帝的功劳,赞扬汉武帝虽有错误,仍是一代
生2:四川宜宾珙县年逾古稀的老人张玉明就做了这样的诚信人——60年前他借了邻居家的稻谷,几十年来,事过境迁,但老人始终认账;不久前终于如愿找到借债人,还了旧账,也了却这桩压在心底多年的“良心债”。
教师总结:有了诚信,就可以赢得别人的信任,赢得别人的尊敬和喜爱,也为自己后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今天,我们就来评一下我们班上有哪些诚信之星。
(学生互相推举班里讲诚信的同学。)
师:看来我们班是一个诚信的大集体,我为你们而骄傲。然而,在社会上却有着这样一些不法分子,他们失去了诚信,严重危害了他人的生命和健康,大家听说过质奶粉事件吗?许多人这起事件中深受其害。
课件:含三聚氰胺的奶粉事件
教师质疑(停顿片刻):这些悲惨的场面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同学们,面对这些无辜的受害者,面对他们欲哭无泪的亲人,你最想说什么?
(同学们各抒己见。)
教师总结:同学们,请记住这惨痛的教训,让悲剧不再重演。让诚信与我们的生命同行吧!我们的社会就是一棵大树,诚信就是每一篇绿叶;拥有诚信,一片小小的绿叶可以绿满整个季节。让我们都来做那绿叶,用诚信来绿遍我们的人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