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宁区教研室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继续坚持以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中心,以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契机,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进一步强化“研究、指导、服务”的教研职能,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继续围绕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深入的研究,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区范围内的有序开展。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深化我区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主要工作
(一)落实课程常规,规范课程实施
1.引导全区中小学根据“常州市中小学合格、优秀教研组评价标准”,继续完善教研组建设,落实课程计划。周期性地对学校课程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评估,形成课程不断革新的机制。
2.引导学校和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的研究,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旨在对选题、课题论证、方法指导、阶段交流、信息整理等9个教学环节进行教学开放,形成互相研讨和交流的氛围。逐步实现“由面带点、由点带面”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跟进模式。
3.继续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研网的建设和推广工作,促进互动与交流,为教师提供更多更好的素材性资源。
4.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二)创新教研方式,注重教学实效
1.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术氛围,为教师交流经验提供平台,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和方法。
2.进行课堂教学研讨活动:以“尊重学生的兴趣与需求确立活动内容”为方向,以现有的教科书内容进行课堂教学研究为抓手,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执行和开发。
3.引导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养成,提高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4.继续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学生研究性学习手册》,并根据学生及课程内容特点,并不断完善。
5.加强对课堂教学动态生成资源问题以及教学预设与生成关系的研究,引导教师教学智慧的生成。
(三)坚持全面推进,促进优势互补
1.举行多种方式的研讨活动,通过交流、研讨等方式就共性的问题进行充分沟通,帮助一些发展薄弱学校获得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2.加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基地的建设,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和辐射功能,加强校际间的合作与交流。在对话和研讨的过程中推动课程发展。
3.善于总结优势与不足,并进一步寻找综合实践活动适合于不同类型学校的不同实施方式和发展途径,促进优势互补与共同推进。
(四)注重课程研究,突破实施难点
1.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做好“学校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研究”项目的成果推广工作,紧紧围绕影响课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积累可行性经验,为整体推进课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改革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方式。结合国家级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评价研究”以及常州市《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整体评价》的有关研究,加强我区综合实践活动过程性评价的管理与实施。
3.加强生命教育、公民教育、学校特色活动等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从事相关的研究活动,逐步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三、具体日程安排
二月份
1.各校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教研计划。(
2.参加常州市组织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培训活动。
3.参加常州市组织的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教学论文评比活动。
4.召开各校教研组长研讨会,探讨上学期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施中的特点、问题、经验及教训。
5.不定时常规调研,了解课程推进情况。
三月份
1.关注各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面的常规落实情况。
2.开展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堂教学优质课的研讨活动。
3.参与常州市开展的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4.组织关于综合实践活动案例的培训活动。
5.不定时常规调研,了解课程推进情况。
四月份
1.参与市开展的常州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现场交流活动。
2.组织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整理与归档的培训活动。
3.筹备区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场会工作。
4. 不定时常规调研,了解课程推进情况。
五月份
1.召开区综合实践活动的现场会活动。
2.参与市组织的高中综合实践活动专题研究活动。
3.参加常州市生命教育的相关培训活动。
4.完善综合实践活动网站,及时丰富网站资源。
5.不定时常规调研,了解课程推进情况。
六月份
1.组织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项目调研。
2. 全面总结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为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做出科学部署。并酝酿下学期工作计划。
天宁区 教研室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