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研究真问题,应用真方法,提取真成果”为宗旨,以“锻炼科研型教师队伍,关注课题研究过程”为目标,和学校教师一起,根据学校和教师自身发展的实际,做与教育教学行为紧紧相融的科研,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和水平,进而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和办学水平。真心实意做课题,坚持不懈求发展。
一、分层培训强队伍
针对学校不同水平的课题研究人员,开展不同方式的培训活动,向“新手型”科研教师提供“教科研学习资源包”,参照案例,学习规范,掌握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向“成熟型”科研教师提供研究现场,在反思交流中成长;给“尖子型”科研教师提供平台,展示和辐射课题研究成果。
二、细化服务促提高
1.与研究基础深厚的课题组及学校一起提炼“研究项目”,亮化学校的课题特色,传承与发展原有课题成果,形成区域的课题研究品牌。
2.倡导教师做与教育教学生活实际相关的课题研究,让课题研究“沉”下来、“实”起来,为此类研究的申报和实施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3.帮助学校优化课题结构,既要有引领学校发展的主课题,又要有贴近教师教育教学生活的小课题,形成学校课题群。力争为学校提供“量身定做”式的服务。
三、加强管理求实效
1.在维护好课题网站管理的基础上,落实课题研究的开放制度,强调课题组成员的实际参与度,规范课题变更办法。
2.落实课题研究的常规,强化课题的过程管理,将课题研究纳入到常规调研的内容之中。
3.及时发现课题组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阶段成果,对优秀成果予以推介。
4.以区内的第三批常州市教科研基地为核心(中山、解小、博小、丽二),开展联合科研活动。特别关注“减负增效”课题中相对集中的选题。发挥基地的示范和辐射作用,发挥区域课题研究“合纵联横”式的效益。
5.结题鉴定是对课题研究的提炼与升华,是课题组长和研究人员很好的学习反思和提高能力的机会。分期分批做好江苏省“十一五”规划课题、江苏省教研室第七期课题、常州市2004-2010第二批规划课题、天宁区教科研课题的结题鉴定工作(共57项)。总结经验,突显个性,收获成果。
6.做好常州市规划办“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和备案工作。
另外,督促教师反思教育教学与研究实践,及时将研究经验转化为论文等成果形式,并向外推广辐射。
具体工作安排:
九月:
1.各校教科室主任会议
2.部分市级立项、区级课题结题
十月:
1.启动常州市规划办“十二五”课题的申报工作,年底择优报市规划办备案
2.部分市级立项、区级课题结题
十一月
1.课题研究培训。
2.联合科研活动
十二月
1.中旬,23项省规划办、省教研、市级重点课题结题
2.开展年度区优秀教科研成果的评比活动
*注:
1. 各课题组将研究计划上传至本课题网页上。
2. 各校的教科研工作行事历电子稿、教科研基地学校协进小组的活动行事历电子稿发至邮箱:tjujys@{域名已经过期} 。
3. “减负增效”课题组安排好过程性展示活动,告知教研室。
天宁区教研室
二〇一〇年八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