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英语>>教学信息>>赏 课 寻 根 追 梦——区薛红英语工作室活动纪实 
赏 课 寻 根 追 梦——区薛红英语工作室活动纪实 
发布时间:2012-05-24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薛红(天宁教育文体局)








 

行进在追梦的路上,同伴相陪,专家引领,欢乐而充实。在成就学生,成就自我,成就团队的同时,收获各自在教师职业上的幸福。

                      鼓起寻根的勇气   在创新中突破

523下午,薛红区英语教研员领衔的工作室全体成员汇聚在雕庄中心小学,共同评析基于“语篇情境”下的BC板块翠竹小学刘星星老师和雕庄小学曹燕老师的两节词汇句型课,而两位教师分别演绎了译林版牛津小学英语5BUnit 8BCCD板块。

第八单元,BE很自然,而刘星星老师敢于突破,运用一个小女孩Lisa变小进入昆虫世界,在一路找回家的历程中认识了各种昆虫,最后回到自己生活的故事,巧妙地把昆虫拟人化,使BC结合地天衣无缝。Loyce Caruthers指出,在读、写故事过程中,学生不仅获得受教育的内容,而且还获得自信,收获了孩童本应有的趣味。孩子睁大的双眼,高高举起的小手,整体故事教学是孩子们喜欢的。

曹燕老师的CD句型教学体现了英语的语用功能,整个一节课以“weekend”为主题,透出了英语的交际性。由学生自由谈论教师—my weekend<Diary of a Wimpy Kid>主人公Jeff’s weekend—其他国家人们的周末。学生和教师之间自由的交流,一会独奏一会合奏,奏起了英语真实交流的交响曲。

两位教师敢于创新,勇于突破原有的授课板块,原有的授课形式。把课堂的话语权交给了学生,在真实的言语交流中,培养了学生思维的能力。这份勇气也给我们带来了前行的力量。

仰望星空   追问英语教育原点   

博爱小学许吇老师结合课堂,和成员分享了修订后新课程理念和现代与经典的所思所得:

一、         追溯英语教育理论的根。

成尚荣教授指引我们在教育家的著作中追问教育理论的根,很多教师都在拜读英语教

育教学专家的理论,然而有些英语理论是国内外教育家的衍生,英语教师要拓展自己理论眼界,多饮理论的源泉,如:卢梭的《爱弥儿》,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塔上旗》父母必读》等。同时把自己研究的触角伸出英语,到个方面如哲学,语文,也许会有更多的启发。教授还指出,教师要达到一种境界,一种对教育教学的执着,怀揣着梦想才有前行的动力。

二、         寻回英语课堂教学的本质。

现代与经典中沈峰老师的讲座,句句含金。现在我们的英语课堂提倡孩子的发散思维

和自由表达,注重语用能力、思维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让小学英语的阅读课走向对话,提倡语篇呈现背景,体现对话特征,在图片中找出信息,围绕一个主题或情景进行表达;对阅读的要求,在阅读中获取信息,语意转换的能力,对表面信息进行推测的能力;提倡故事教学和课外阅读的教学,把语言点放在故事中,让语言在不知不觉中习得;怎样处理朗读,我们强调模仿、跟读、标调。现在强调学生的语言要更像言语的主人公;现在的课堂是让学生开花的课堂,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的能力,重与学生的交流和生成;课堂中要求教师学生的语言更丰富,节奏更漂亮,更地道。

    仰望星空,心里要到的地方找到了,踏实而安详。

脚踏实地 寻觅小学英语之道

     最后,薛红教研员更明确了前行的方向。要求我们敢于创新,名师沈峰都在不断反思和我超越自己,作为普通的教师更应如此;我们的英语课堂要回归英语的本质:交流对话,思维能力,童趣,小学味;要跳出英语教英语,多赏哲学方面、教育家的思想,多寻这样的根。如《爱弥儿》中提到:“我们的老师总是教学生通过自己学习能得到的知识。”“我们的教育主要是培养自由人。”让自己的理论更有品味;作为英语教师要建立正确的资源观,整合好的故事,阅读材料,结合书上的内容,让自己的课更有童趣,同时丰厚自己的英语素养。最后薛老师呈现了新课程解读关于英语教学定位的三句经典,让每位英语教授践行。

    在“语言本身”与“使用语言的人”,这两个基本因素上,把立足点放在人上,更加重视面向“使用语言的人”;

 在“语言形式”和“语言意义”这两个基本方向上,目标实现的侧重点则放在意义上;

● 目标设置在面对词汇语句和语篇这两个基本单位上,更加关注语篇。
                                                                                                                          文:雕庄中心小学 曹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