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语文>>教研动态>>朝阳桥:口语交际《学会转述》反思 
朝阳桥:口语交际《学会转述》反思 
发布时间:2012-09-24   点击:   来源:朝阳桥小学   发布者:徐建芳(朝阳桥小学 )
 

口语交际是一种综合素质,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如何上好口语交际课,也是我们老师要认真思考的。本周三听了四节口语交际课,让我对这一课型的处理方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四节课都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何买文具、待客和转述。下面我就《学会转述》这一课,具体说说我的收获。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口语交际的性质决定了口语交际教学的情景性。在教学中,老师先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传悄悄话。学生一下子兴趣盎然。但最后还是把“喜洋洋,本领大,斗得灰太狼叫哇哇。”传成了:“喜洋洋,本领大。斗得灰太狼哇哇叫。”虽然只是调换了几个字,却暴露出孩子没有把话听清楚,没有说明白的问题。老师把握住这个错误,引导学生认识到传话的重要性,并引导弄清了传话要注意什么:听清楚、说明白。接下来广播里响起了学生家长下周一下午三点到三楼会议室开家长会的通知。师生练习如何向家长转述后,老师还变换转述方式,安排了家长出差,电话转述的环节,并由此引出学生代父母老师请假,约定下周五见面。这些情境皆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并在难度上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可谓是别具匠心的“真”情景。让每个学生在真实、有实际意义情景中进行口语交际。

二、真实互动,有效评价。口语交际是面对面的你来我往的一种信息交流活动,要使学生在课堂上真正互动起来,不仅取决于交际情景的创设,更重要的是强化师生的角色意识。在课堂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都是双重的。在教学中老师先后扮演了老师、妈妈、学生。学生也在进行角色的转变,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角色意识,激发他主动交际的欲望。互动性还体现在评价上,对于每一次的交际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评价,老师要求学生不光要认真听,听懂别人的话,还要边听边思考,能够适时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发表意见。

三、扎实指导,提高能力。口语交际的目的是让学生会说。可在口语交际课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四人小组交流时气氛热烈、滔滔不绝,可一到全班交流时则出现大部分学生沉默不语,即使勉强站起来也是结结巴巴、东拉西扯,交流的质量不高。这一方面当然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胆量等有关,但更重要的却是因为孩子们不会说,不知道怎样才能说得好。这时孩子迫切需要的是教师实质性的指导,即教给学生口语交际中的知识、方法与策略,并不断在各种情境中练习运用,强化学生对要点的体验,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技能,从而提高口语交际教学的实效。怎样转述,关键是看清楚、听清楚、讲清楚,如何做到?则要抓住要点,要点有哪些?时间、地点和内容。这些便是本次口语交际中蕴藏的知识点,课上听到老师不断地带领学生强化这些知识点,情境的表演前强调再三,评价时启发学生回顾,学生在情境中不断练习运用,因此对本次口语交际的知识要点体验越发深刻,相信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中一定会很好的加以运用,服务自己的生活。

                                                                                                                           撰稿:顾妍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