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是新课程实施以来的一种新课型,但很多老师对它还是一知半解,有的还站在它的边缘或浅表,还未深入其内核,未识得其真容。无论是认识层面还是课堂操作层面,还存在许多误区,不得要领的现象还相当普遍。参加了常州小学语文习作和口语交际教学研究活动后,我收获了很多,对口语交际也有了新的认识。
一、引学生入情入境,实现多重互动
口语交际课与说话课最本质的区别是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听说双方互动的过程,“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要在双向互动的语言实践中进行”。由此可见,“双向互动”在口语交际训练中占有何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别要强调的是,师生之间的互动,应依据文本话题,想方设法创设多种情境,使学生在多样的、符合生活实际的情境中,唤起他们对生活的体验,激发起浓厚的交际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融情境性、生动性、实践性于一体的师生、生生的双边或多边的交际活动中,通过这样的活动,不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交际素养。
二、活用教材,走向生活,让口语交际教学活起来
教教材”是传统教书匠的特征,“活用教材”、自觉地开发课程资源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虽然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编排图文并茂,自成一体,一练一得,但如果我们仅仅做教材的执行者,按部就班地教教材,只会使口语交际教学走入死胡同。嵇文佳老师在教学时,没有拘泥于教材,而是打开思路,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拓展和延伸,围绕“学会请求”这个话题引入了借字典、借电话,请求路人老师填写文明承诺书等情境表演,拓展了课程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增强了课堂的丰富性。同学们沉浸在具体、真实的情境中,徜徉在充满情趣的活动中,教者则巧妙地抓住一个个典型情境,层层深入,步步推进,让学生变换身份,变换角色,恰到好处地请求他人,恰如其分地进行口语表达,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三、关注语言,回归本真,促进语言素养的提升
我们的课叫“口语交际课”,指向的是训练学生的语言(侧重口语),主要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提升与人文明和谐地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课中,老师会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表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训练他们的表达和应对能力。但千万不能一味地追求形式的浮华和热闹,不能为表演而表演,所有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该指向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各种学习活动都要为促进学生口语表达、文明交际服务。
通过这几堂口语交际课,我发现每位老师在让学生互动练说的过程中,都关注到了每一个学生,同时调动和维护每个孩子说的积极性,用敏锐的语言意识,发现和捕捉他们语言中的细微闪光点,及时纠正学生表达中的语病和问题,真正让学生敢说、说好、爱说。几堂好课让我受益匪浅。(邱硕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