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三:参加常州市小学语文新课标背景下阅读教学研究活动有感
发布时间:2012-10-31
点击:
来源: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发布者:袁克亮(丽华新村第三小学)
苏教版课文的选择凝聚了众多专家的智慧,但是其中不乏一些老师们觉得“难以咀嚼”的课文,市教研室通过前期统计调研确定了大家公认难教的课文,并通过课堂展示的形式为老师提供一个学习、交流、研讨的平台,可谓是为众多语文老师打开了一扇窗,指明了学习的方向,我也是其中一员。
邱俊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田园诗情》,邱老师通过大量的风情图片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带领学生畅游在荷兰田园的异域风情中。本课邱老师的词语教学独具匠心,不仅让学生学会了词语,还掌握的使用的方法。教学中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小标题的教学,学生趣味盎然,兴致勃勃地在课文语言文字间找寻画面,提炼小标题,根据板书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扎实有效。
武之勤老师和王正丰老师分别执教了《林冲棒打洪教头》的两个课时,武老师的第一课时用随文识字的方法,指导学生读好长句,为学生扫清了学习的障碍;王正丰老师教学的第二课时用对比阅读的方式分析两个人物的形象,教学目标清晰,人物形象分析透彻。我同样教学五年级,这两堂课的展示对我来说帮助很大, 打开了我的思路,也让我学到了一些我平时忽略或者不太了解的问题的教学方式。
钱友芬老师带来的《给家乡孩子的一封信》语言朴实无华,没有花哨的课件,没有繁琐的教学方式,却透出浓浓的语文味。整堂课以“爱”为主线,通过课外知识的补充丰富了人物的形象,让学生感悟到巴金对孩子们对家乡浓浓的爱意。
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是带给我的思考和帮助却远远没有停止。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钻研课文、研读教材,将最适合的课堂带给孩子们,用最适合的方式让他们收获知识之果却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要不断学习和反思的内容。学习提供帮助,反思引领成长,感谢教研室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收获颇丰。(邱硕元)
活动虽然早已结束,但是带给我的思考和帮助却远远没有停止。作为一名年轻的教师,钻研课文、研读教材,将最适合的课堂带给孩子们,用最适合的方式让他们收获知识之果却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之路上要不断学习和反思的内容。学习提供帮助,反思引领成长,感谢教研室提供这次学习的机会,让我们收获颇丰。(邱硕元)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