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报道:E学习,推开一扇窗
发布时间:2013-04-01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唐剑(天宁教育文体局)
技术使学习更强大,技术使教学更有效,“e”学习正在改变着教育和学习的方式。为了积极探索新技术与课程的融合,为思品学科教学研究搭建学习、交流、展示的平台。3月29日下午,常州市小学品德学科区域展示活动——“E”学习背景下的品德学科课堂教学的研讨活动在常州市北郊小学如期举行。常州市教研室戴慧老师、各区域分管品德课程的教研员、市品德学科中心组成员和以及有志于品德课程研究的教师全程参与了这次研讨活动。
活动分三大板块:课堂展示、区域交流、互动研讨。首先,北环小学的宋子吉老师呈现的是富有民族气息的《我们的民风民俗》,宋老师的课堂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投票选出喜欢的传统节日,交流印象词,进入专题网站,小组合作研究学习,共同探讨交流,来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北郊小学的张文颖老师展示了情意浓浓的《我送老师一朵花》,张老师用四张体验单贯穿整堂课,孩子用美图秀秀精心设计自己最喜欢的老师名片,用ipad拍摄老师一天的工作照片制作微电影,利用QQ的群组送表情图,现场视频连线采访了解老师工作的辛苦等,所有的学习活动都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交流互动中完成。这两堂课,新技术的运用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分享交流提供了新的学习平台。
课后,区教研员唐剑老师以《且行且思,务实创新》为题介绍了区域内思品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围绕课程落实、学生活动、教师素养、教研文化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天宁区思品学科建设所取得的成绩,以及后一阶段应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最后,各位专家和同行们进行了积极的研讨,纷纷表示此次活动享受了一场思想和技术的盛宴。这两堂课都进行了开拓和创新,充分利用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架设一个开放多元的空间,学生主动积极地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丰富学生的体验探究、交流碰撞。也有老师提出了自己的担忧:新技术的引入,学生可能多关注操作工具,因而占用情感交流的空间,忽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表达和交流。
总之,E学习和品德课奇妙的结合,丰富了学科教学的模式,为我们品德教师打开了一扇窗:如何找准两者相结合的切入口,最优化地探寻适合的学习方式,促进对学生情感的激发,行为的指导,这给与会老师带来了新的思考。
附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