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语文>>教研动态>>雕庄小学:示范引领 感悟铺垫 多练提升 
雕庄小学:示范引领 感悟铺垫 多练提升 
发布时间:2013-05-07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者:陶雯(雕庄中心小学)


示范引领   感悟铺垫   多练提升

                  ——记雕庄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朗读研讨

又逢语文校本研讨日,雕庄小学的24位语文老师齐聚在一起,就学校目前各班在朗读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讨。本次研讨一改以往朗读竞赛的形式,而是在活动一开始,就组织大家先观看了事先拍好的四(2)班朗读的视频

接着,老师们以这个视频为抓手,肯定了该班学生在朗读上的成功之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地方。围绕着朗读素养的培养和提升这一问题,刘静和杨颖先老师谈了自己比较成功的做法,其他老师也各抒己见,最终达成共识——依托示范引领,感悟铺垫,多练提升,共同来提升学生的朗读素养

一、朗读示范,有法可依 

我们提倡“多读”,并非放任自流地读。教师可以在朗读技巧上作必要的示范指导,无论放录音还是教师范读,都要根据课文的特点来确定示范的时机,教会学生处理重音、停顿,恰当运用的语气、节奏、音色等,对一些比较难读懂的文章或古诗,可以一开始就以示范引路,这样可以降低难度,放缓坡度。一般来说,当学生无法达到朗读要求或者是学生的朗读出现偏差时,教师可以范读,如:你们听听老师这么读,想想为什么要这样读?听老师用不同的方法朗读课文,几种读法中,你们最喜欢哪几种?为什么?……这样的提问必然引起学生的注意,引起他们的思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又能在教师的范读中学到具体可感的朗读知识和技巧。    

二、读悟结合,相互促进   

朗读指导不能孤立地进行,要与理解课文有机结合起来,做到读中感悟,悟中促读,两者相辅相成,使学生从课文中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朗读时自然地表达出来,做到以情带声,以声传情。

三、多种练习,读有提高  

朗读技巧的自觉掌握和运用不能一蹴而就,要在反复的、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进行训练。为保证每节课每个学生都有朗读的机会,设计朗读的形式也要为全体学生服务。可采用齐读、个别读、小组读、分角色读、教师引读、个人自读、同桌互相检查读、四人小组评议读、开火车轮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朗读的机会。同时,课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朗读活动,为学生创造广阔的朗读环境。如举行朗诵比赛,让学生自己选择文质兼优的课文片断或诗歌进行配乐朗诵表演,当场评分、奖励。注重朗读形式的多样化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读准读好文章,还能激发学生的朗读热情,促进学生兴趣的提高。在课堂教学法中,我们应采用不同的朗读方式,去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兴奋起来,达到乐读的功效。

                                                                                                          (图、文:刘静)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