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流、分享中提升
新课标中,对识字、写字教学有了新的要求,但是具体在课堂中怎么落实,有这样去追求有效性呢?围绕这个主题,雕庄中心小学语文教研组通过学习心得交流的形式共同来探讨。
首先,全体语文老师齐聚一堂,聆听了赵金龙老师去南京观摩第四届苏教版(国标本)课堂教学大赛的收获。赵金龙老师制作了详尽的PPT,结合具体的案例指出在识字与写字中所呈现的亮点。在识字教学时,要从儿童心理出发,创设符合儿童心理的教学情境,让识字教学处在具体的情境中。同时,要注重汉字的文化韵味。汉字是有文化底蕴的,不要单纯的教字,割裂了汉字的文化韵味。另外,可以用顺口溜、谜语等方式让学生记忆。在写字教学时,要注重习惯的培养,要做到“提笔即练字,练字即练姿”“一拳、一尺、一寸”“头正、身直、肩平、臂开、足安”。看帖时要注重方法的指导。让学生明白如何看帖。此外还要注重反馈与评价。
同时,赵老师也向大家分析了课堂教学大赛中部分课堂所呈现的问题。本次的课堂教学大赛的主题是“识字与写字教学”。 在新课标颁布不久,这次的教学大赛将会通过主题的设定,课堂的评价,价值的判断引领我们未来课堂的走向。可在呈现的19节课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一是缺位,既有写字指导的缺位,也有阅读教学的缺位。其二是越位,年段目标的不明确,使部分课堂出现高年级做着低年级的任务。其三是偏位,课时目标的不精准,使课堂出现偏位现象。
最后,赵金龙老师和大家一起分享了高林生《明天的识字写字教学》讲座中的结字规律二十四条以及关于运笔的训练。
“水本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始发灵光。”相信:在这思想的交流、分享与碰撞中,我们或许会窥见“识字与写字教学”的真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