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语文>>教研动态>>[王勤工作室]引一泓清水 促绿树荫浓——记陆一平、王勤工作室联合研讨活动 
[王勤工作室]引一泓清水 促绿树荫浓——记陆一平、王勤工作室联合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13-05-3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者:蒋琳(浦前中心小学)










 

引一泓清水  促绿树荫浓

——记陆一平、王勤工作室联合研讨活动

小雨随风飘洒,落地无声,细雨渗透大地,滋润万物。伴着阵阵微风,菲菲细雨,530这天,常州市“陆一平名师工作室”和天宁区“小学语文王勤工作室”的成员在领衔人陆一平校长和王勤老师的带领下共赴浦前中心小学举行了联合研讨活动。

“名师引领、团队合作、全员提高、资源共享、均衡互补”是两个工作室一直以来共同坚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战略。而突显名师引领的作用,提高年轻教师的专业素养,探索“主题”与“整合”的话题,更成为了本次联合活动研讨中不可忽视的亮点。

实践中探索——在“整合”中践行“1/2课堂”

    活动的第一个议程是由2个工作室的成员进行了课堂教学的展示。围绕“1/2课堂”的研究主题,2位老师把第一、第二课时整合起来,分别用1课时教学完一篇课文。首先,王勤工作室的成员蒋琳老师执教了五年级下册的《灰椋鸟》,蒋老师从理文脉、理清作者的情感线索开始,在初读的过程中正音、解词;然后直奔课文重点段落,通过朗读感悟、读写结合等方式感受归林的壮观和热闹,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发展语言。接着,蒋薇老师执教了四年级下册的《沙漠中的绿洲》,她在学生质疑问难的过程中梳理了课文中的生词,并引导学生了解了沙漠和绿洲的特点,接着细读重点部分,引导学生理解迪拜人为了建设绿洲花了巨大的代价,最后在梳理文脉、理解课题的过程中再次感悟文章的中心。

智慧的碰撞——讲观点,摆例证,有思考

    两个工作室成员虽然是第一次联合研讨,但大家研讨时不分你我,有默契、有互动,有争论,就像是一次智慧大碰撞,不时有精彩生成。讲观点、摆例证、有思考,这是两个工作室评课的一致要求,大家纷纷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思考:一二课时的整合,可以从哪几个点展开?如何围绕主题教学引进对资料搜集、整理能力培养的环节设计?围绕年段目标,如何设计有效的表达的训练?教师的表达如何做到更适切?……大家在互动的过程中不断深入,又不断清晰:只有读透文章的机理,才能找准“1/2课堂”的教学靶心;要回归语文教学的原点,关注语言的表达;老师的表达要关注三个维度,即科学性、针对性、生动性……

追问中提升——抛出新问题,引发新思考

    最后,陆一平校长针对大家的交流提出了新的追问,抛出了三个问题:如何处理教师的指导性和学生的自主性的关系?如何处理好“1/2课堂”的“满”与“闲”的关系?如何生发和提炼主题?陆校长认为,课堂上要处理好老师和学生关系,老师的指导不要太多,太足,不要把学生的思维框死,而是要给予学生学习的空间,培养孩子的创造性;“1/2课堂”的教学不是要通过一节课来追求所有的目标,而是要有适当的取舍,课堂上的老师要有一种“闲庭信步”的状态,但“闲”而有内容,“闲”而有思维,“闲”而有活动,既有一定的负荷,又有一定的张力;“1/2课堂”一定要找准靶心,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问题既是专家高屋建瓴的引领,也是我们所有工作室成员后期的思考方向。

热烈的研讨,专家的高位引领,有如吹皱起一池春水,流动起来,活泼起来,激起了大家继续学习和研究的热情!我们期待下次的联合研讨,希望这一泓清泉,能滋润一片绿树阴浓!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