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教育科研>>信息动态>>【鉴定组视点】与4月23日区部分课题组结题时的对话记录 
【鉴定组视点】与4月23日区部分课题组结题时的对话记录 
发布时间:2014-04-23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于纯(天宁教育文体局)
 

1.      结题再问:课题研究的价值是什么?

要义:用研究的态度来看待日常工作。

详解:作为一线教师,选择的课题要能解决教师自己的实际问题、教研组内的困惑或是学校的某个难题,而做课题研究时做到“3要”:

1.选点要“小”;2.要结合课例进行;3.要持之以恒(就一个问题坚定地、持续地做下去)。

2.      衡量研究报告是否合格的标准是什么?

要义:能自圆其说。

详解:按研究进程,一个课题一般要有3份报告:

1开题报告,说清课题中的核心概念如何“自圆其说”,即如何在充分学习、组内讨论的基础上,进行课题组个性化的解读;说清《申报书》的想法变成了怎样的有明确时间节点的行动方案;

2中期研究报告,说清课题组针对开题的行动方案如何“自圆其说”。即本阶段着力研究了什么,怎么研究,有没有调整,形成了哪些初步的成果和结论;

3结题研究报告,回望研究全过程进行“自圆其说”,即针对“目标”,说清中期评估后作了哪些调整,为什么这样调整;课题组要作目标达成的自我评估;要说清设计并完成了怎样的路径、策略(方法),成效如何。

    关于各份报告的体例,可以参考《天宁区课题研究手册》。

3.      怎样避免研究报告的常见问题?

要义:要说3种话:自己的话、规范的话、提炼后的话。

详解:

1)说自己的话,即不做网络资料的剪贴工,不泛泛而谈,实事求是地谈自己的理解、做法和收获。

2)说规范的话,即要紧扣课题关键词,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尽力做到不交叉、不包含、能穷尽。想想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与他人研究的区别。

3)说提炼后的话,即对自己的实践经验进行概括,站在他人借鉴的角度去梳理。可以采用这样的路径:原行为——新认识——新行为。

4.      结题以后怎么做?

要义:对内滚动转化,对外辐射推广。

详解:结题以后,除去评职定级、成果评奖一些功用外,课题组要考虑对内将课题的成果和结论转化为教学常规;树立持续研究、滚动深化的意识,继续同主题不同领域、不同侧面等的研究。对外,则是要梳理课题研究报告、研究中形成的目标序列、课例、读本材料、课件、练习、评价表等资源,形成集约化的课题成果资源包,进行推广和交流。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