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天宁区美术联校教研活动
送走五月的芬芳,迎来六月的期望。
针对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甚少这一现象,王晓杰老师把课题与作业表现形式整合后做了新的尝试——用水墨画来表达。“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新课程强调我们要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与创新,所以王晓杰老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也以中国画作为主要作业形式进行了研究和指导。执教本节课她进行“分段”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一:复习中国画的知识和技法,不仅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还是后面邮票设计的支撑和抓手,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快乐自主地学习。环节二:了解邮票的基本知识,掌握邮票的设计方法。环节三:学生创作,用水墨画来创作邮票,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意识。最后大部分学生都完成了作品,呈现效果让在场的老师们啧啧称赞。
王海岩老师一直致力于陶艺教学、陶艺文化交流等方面工作,在陶艺教学方面颇有自己的心得。这次活动对象却不是小学生,而是揣着“泥巴”来的老师们。王老师做了精心的准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为我区老师们做精彩的“紫砂壶”讲座——从宽泛地了解壶,到进入宜兴紫砂壶历史、造型、结构的介绍,最后用分解图片和微视频展示了德中紫砂壶的制作方法,内容清晰、重点突出、操作可行。接下来,老师们兴致盎然地投入到紫砂壶工艺制作中,或沿袭传统工艺精益求精,或展开丰富想像大胆创新……王老师不停地穿梭在中间排忧解难,进行细节操作上的指导。一个半小时的创作,让制作陶艺的老师们得到了愉悦体验,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技法,培训结束了还留在作品前久久不愿离开,相互品头论足、拍照留念。合作、创新、和谐的教研活动氛围,得益于王老师长期在陶艺教学方面深入研究的集中展示和悉心指导。
六月属于耕作,六月给了人许多启示,六月花开了果结了,让我们共同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一起努力,并将之实践于课堂!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