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发展中心>>课程教学>>小学>>综合实践>>新闻速递>>活动报道:大资源整合 小步骤利用 
活动报道:大资源整合 小步骤利用 
发布时间:2015-10-29   点击:   来源:教师发展中心   发布者:蒋春燕(教师发展中心)












 

 雕庄小学:大资源整合小步骤利用

——杨静娟名师工作室暨区综合实践活动联合教研
 

 

20151022日下午,常州市杨静娟名师工作室暨天宁区综合实践活动联合教研活动在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举行。工作室领衔人省特级教师杨静娟、天宁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蒋春燕、市工作室成员以及天宁区部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骨干教师共同参加了此次活动。

本次活动的观摩课由雕庄中心小学的张小亮老师执教的四年级《桂花梦工厂》和居莉丹老师执教的六年级《我的剪纸》组成。两节课都从语文课程资源拓展出发,以不同的视角体现了工作室“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统整”的理念。张小亮老师从语文课文出发,关注身边的教学资源(桂花、桂花食品、E学习),关注学生的体验缺陷,使得整合的角度宽泛性和学生问题的聚焦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同时,教师在课堂中高度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发言中提炼方法的关键词,尤其是对学生回答的敏锐捕捉,调整教学板块并灵活处理,让整个课堂的各个环节(提出问题——归类问题——解决问题)水到渠成,自然流畅。居莉丹老师则从语文、美术、综合实践活动资源整合的角度出发,调动学生已有的经验,通过组织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既对中国传统文化剪纸有了更多的了解,同时也掌握了新的剪纸技能。上课开始的问题抢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探究剪纸的欲望和兴趣;实践部分,从看着剪到教着剪再到探究剪,层层深入,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剪纸技能。整堂课,教师智慧地融合了各个环节,让每个学生收获了不同的乐趣。

工作室领衔人、特级教师杨静娟老师认为:两节课的教师课程整合意识强,着眼点高,基于目标的需求来聚焦问题,让课程理念更凸显,课程落实常态化;在课型探究上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能基于学生兴趣设计课程内容;为学生增强语文学习服务,是一种综合实践活动辅助服务课,一种短线活动课,从而提醒大家对学校资源大统整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学科角色进行新的思考。同时建议:学科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教师要能关注课堂生成资源并充分利用,及考虑生成资源是否能为课堂的下一环节服务,从而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实现学生资源对课程的补充和反哺。

天宁区综合实践活动教研员蒋春燕指出:两位教师都具有课程的大视野和强烈的课程资源利用意识,并适时适当整合,从小的角度以小的步骤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服务,体现了大资源整合、小步骤利用的良好做法;常规动作相当到位,创新教法,创新课型,教师有强烈的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能基于学生的实际需求拓展学生的学习资源,真正体现了一课一得。因此建议:课堂从完全开放走向半扶半放的聚焦,要有方向地开放,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的引导;教师从讲话走向对话,在学生资源产生时跳出圈子看待生成的资源,要有真正的对话;关键词要从概念走向具体,使概念让学生可理解,可操作,可举例,促进学生的交互与反馈,从而提升教学的高度和教师的作用。

    通过本次活动,与会老师对课程资源统整背景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和课堂教学的实施方式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文:综合实践活动组 张小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