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手工之魅力 求创作之意蕴
——记天宁区小学美术教师手工创作培训活动
为了提升美术教师的手工创作能力,12月10日上午,天宁区小学美术教师们齐聚天宁教师发展中心二楼拍摄室,积极参加手工创作的系列培训活动。为大家作精彩讲座的是常州市小学美术兼职教研员、常州市第一批特级教师后备人才张展老师。
张展老师从自身参与省赛的经验谈起:从1991年执教省级比赛课《插花》一课伊始,她就走上了与手工的不解之缘。在一次次的练习、一次次的探索、一次次的参悟过程中,她对于手工制作的研究从“技”到“道”发生了蜕变。除了讲述自己动人的参赛故事,张老师还分享了历届江苏省基本功比赛中手工创作项目如何应对的经验与心得,让大家感受到手工创作也随着时代在变化、随着课程改革在变化。讲座中张老师结合了上届全国基本功比赛手工创作《一件或一组案头实用物品》这个案例向大家娓娓道来,使老师们从这个精彩案例中明白创作四要素:1、要有独特的设计创意。2、要能够熟悉材料的性能。3、要有良好的加工技术。4、有效的工艺流程。通过列举比赛中的手工作品,张老师指出独特的设计创意要把握好三个关键词:创意、整体、实用,她认为优秀的作品要把握好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做好材料的认识和加工问题,控制好作品的整体问题。
张老师精彩讲座选用的图片精彩,让天宁的美术教师们看了还想看,一次次要求她回放;张老师精彩讲座选用的案例经典,让天宁的美术教师们学了还觉得不够味,一次次追问,与张老师进行热烈的互动;张老师精彩讲座的故事感化人,让天宁美术教师们听了唤起对自身基本功素养修炼的自问与反思。
天宁区美术教研员蒋春燕老师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总结,她将手工制作归纳为五部曲:1、正确解读课题。2、独特的创意设计。3、巧妙的分析与处理材料。4、丰富的工艺制作技法。5、组合成型、适当装饰。同时蒋老师强调:手工创作是美术教师的基本功素养之一,平时大家要经常练习,把学科素养这个“根”扎牢,才能稳步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给学生带来更大的学习效益。
手工制作要体现的是对人的关怀,在指示功能方面要明确,既有创意,又实用的设计才是接地气、走心的设计。手工制作艺术也并非一日之功,而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创意的思考,除了专家引领、同伴互助,更多的是需要教师对自身进行审美创造力的培养,通过自我学习和自我反思,去尝试,去思考。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深深体悟到:小小的手工制作里蕴含着大大的研究味道,看似简简单单的手工作品里蕴含着教师的教学思想和教学观念!
(图:程晓晓 文:施筱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