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博爱教育集团“品质导向,创建新优质学校”暑期校本培训之数字化校园建设培训活动隆重启航。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黄炎主任、常州市教师服务中心“青果在线”项目负责人袁斌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今天的培训活动由分管数字化工作的魏健副校长主持,整个活动分“回顾过去”、“领导颁奖”、“专家讲座”、“项目启动”四个版块进行。
回顾过去,盘点2016学年
2016年,全体博爱人砥砺前行,数字化工作团队以江苏省基础教育前瞻性重大项目《互联网+时代社会类课堂教学范式研究》和常州市《青果在线促进教与学变革》课题为抓手,在一年的探索与实践中,稳步推进课题研究工作,进而不断提升数字化校园建设水平。一张张照片充盈着老师们的智慧与汗水,道德与法治学科主任徐香老师为了互联网+范式研究一次次与专家深入研讨,寻找学科与互联网+时代的最佳融通点;王舒嘉等6位老师在区市数字化活动中的精彩亮相,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孩子有了别样的数字化学科体验;信息中心副主任张国伟老师、老师以及他们带领的信息技术团队,为数字化教学和数字化校园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与支持。数字化领域取得的成绩都源自团队的凝神聚力。
颁奖盛典,激励中不断前行
“博爱微学园”项目作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要品牌特色,是学校自2012年起的传统项目。微学园的核心是微课,优秀的微课凝聚创作者们的智慧,学校会为智者喝彩!会上,分管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的蒋瑛副校长、沈琛副校长、李勤副校长与嘉宾们一起为在2016学年博爱青年教师微课大赛中获奖的老师们颁发获奖证书;市教服中心“青果在线”负责人袁斌和博爱教育集团总校长巫惠群为在“微学园”课程建设中,率先完成的德育系列微课的王舒嘉老师、葫芦丝系列微课的刘亚芬老师、国际数棋系列微课的陈阳老师颁发荣誉证书。一张张证书是对老师辛勤付出与勇于尝试的肯定,更是对其他老师参与微学园建设的一种激励。
专家讲座,寻求变革新引擎
随着数字化工作进入新一轮发展周期,我们需要做好一切准备。市教科院黄炎主任以《用技术解决问题》为主题,从环境、资源、方式三方面论述了当下技术与教育,网络与教学互融互通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置身于“微时代”的我们,已经习惯了信息的“短、频、快”,而随着线上教学的发展,有意义的视听数字资源成为知识信息快速传递与交换的载体。黄主任从微课的概念、缘起、发展、重要性、缺点、发展方向及对教学的启示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让老师们对微课程有了更深的认识。他还和大家一起分享了优秀的微课作品,图形图像、多姿动画、声色兼备的视频结合其多年参与教师微课评比经验,着重实际操作层面,边演示边解说,让老师们大开眼界。深度学习原本是机器学习的一种形式,是人工智能研究的一项前沿领域,教育研究者将深度学习概念引入教学场域,引发了新一轮教学理论研究热潮,黄主任借“深度学习”,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数字化教学载体,可以引导个性化学习、引发学习者进行深度学习,是实现分层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为老师们提供了新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空间。
项目启动,拉开研究新序幕
新的学年,我们将继续聚焦“互联网+时代社会类课堂教学范式研究”与“青果在线促进教与学变革”,重点研究《道德与法治》之“情·理·行”交互式教学范式研究,提炼范式成效,分享范式成果,继续加快“博爱微学园”课程建设,提升数字化课堂教学品质,不断积累实践数字化管理经验。通过一系列理论更新,等待我们的是更加深入、具体、全面的数字化实践研究工作。为了推进学校信息人才培养,更好地为数字化研究课题服务,学校制定《2017年博爱青年教师数字化课堂教学比赛》等工作方案,部署了下一阶段数字化校园建设任务目标,鼓励全体教师积极参与研究,为博爱教育集团第一届数字化课堂教学活动运筹帷幄,谱写华美乐章。
正如博爱教育集团总校长巫惠群所说,任何一种变革都是一种机遇,一种挑战,一种突破,我们会用开放的心态去把握,去接受,去学习,不断探索课程改革之路,让数字化平台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我们相信不久的将来,数字化学习会真正变革固有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博爱校园的数字化生活成为每个孩子幸福的精神家园,这正是每个博爱人光荣的使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