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天宁社区学院:迎以新态度,开启“学”之旅 
天宁社区学院:迎以新态度,开启“学”之旅 
发布时间:2017-09-19   点击:   来源:天宁区职工学校   发布者:曹晔(辖区终身教育)








 

九月的秋风轻抚过树梢,天宁社区学院1号楼103教室内气氛愉悦,学院院长、中层干部、管理教师10余人正在聚精会神地聆听一场学习会。

教务处邱沁玥主任汇报了8月底天宁老年大学申报“遴选2017年‘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的事务,作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  同心筑梦续写新篇》的总结报告,叙述了天宁老年大学在201010月挂牌至今,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支持下,在校务委员会的精心领导组织下,在民主党派群体和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相助下,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本着健全的办学宗旨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强化落实校风、班风,贯彻优良的教风和学风,积极引导,主动工作,加大有效投入,不断优化办学条件,完善教学机制,丰富教育内涵,使人本管理和制度管理不留死角。优秀的任课教师和精干的管理团队互相协作,以勤奋的工作作风,良好的品德形象,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用心血、汗水、智慧、创新能力,浇灌出了这朵老年教育的“鲜花”,取得显著成效,并在社会上夺得一席之地。

大家一同观看了五分钟的总结视频,美妙的画面和精彩的描述引爆出阵阵热烈掌声。随后,大家又对教务处撰写的2.5万字《天宁区社区教育发展》报告展开深入探讨,大家精神焕发,思维活跃,争相献策,时而点头会意,时而陷入沉思……大家都深感到在资料搜集汇报过程中,确实存在着图片资料、影像资料留存不够全,照片的主题性不够鲜明,信息技术能力较弱等诸类缺点,有待学习加强。

曹烨副主任从点到面地总结了各镇、街道社区教育内容的特色亮点及各个社区教育中心的情况简介,带领大家观看了微课程《史家鸟笼》。这是由雕庄街道报送的微课程大赛的第一个样品。为了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我们的社区教育工作者,“印墨老刀”摄制组,连同非遗“史家鸟笼”第五代传人史国荃在大暑之日,穿着厚外套深入到闷热的竹林,从早上六点开始直到晚上,连续拍摄制作,才得以完成。观看着意境悠远、美轮美奂的微课,一个个做工精良、玲珑别致的鸟笼,大家无不感慨:每一个美好事物的背后,都有着一番浸透汗水的精雕细琢的追求!

缪亚芬院长介绍了局机关向事业单位员工、全体教师主要推介的一本热门书《把事情做到最好》。书名通俗,内容精妙,道理实在。“高明的人,会把事情做到最好。”“想做事才能做好事,不想做事就会没事可做。”“职场中博弈,若要想保住饭碗,就要勤快和努力,别做那颗可有可无的棋子。”“春天不耕种,何望秋来收。”字字句句,蕴含哲理,启迪人心,向我们指明了职场前行的方向,感受到上进的力量,感召大家在其位尽其职,先做人再做事,实现人生的价值,展示生存的质感,创造生活的本源。

我们现在所从事的社区教育、老年教育事业,是时代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一个还没有被发展出来的冷门行业,我们都是新行业的拓荒者。改变蒙昧未开化的状态,需要的是学习,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我们要立足本职,给自身加压,注重新知识技能的学习,刻苦专研,努力实践,以更新的知识体系来面对这个千变万化的社会。

学习,是使人进步最重要的法宝。现今,我们社区学院率先贯彻“终身学习”理念,以崭新的态度,开启新的学习之旅。学海无涯,再次起航。相信严师之下,必有高徒。在我们学习型、科研型的好校长缪校长的引领和鞭策下,我们必会像海绵吸水般学习新知,与时俱进,充实内涵,把所学运用到工作中,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把学习成果和经验与同事分享,提升自身和整个部门的岗位素质,为完成学校下一个发展目标努力拼搏,开创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的新局面!让我们携手,走向成熟,走向更加明亮的未来!

(天宁社区学院    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