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天宁社区学院:学习使人成长 
天宁社区学院:学习使人成长 
发布时间:2017-09-26   点击:   来源:天宁区职工学校   发布者:曹晔(辖区终身教育)






 

近日,本学期第二次学习会议在1号楼200会议室如期召开。本次学习会由缪亚芬校长主讲,有关于她前阶段赴重庆参加的第二期“”全国社区教育管理者专题研修班”研习的所思,所得,所感,与与会人员进行分享交流。

缪校讲道,此次赴重庆体验学习,感觉学习班管理非常规范,学习手册上班长、副班长、班委姓名、工作职责、联系方式等介绍详尽到位;课程上午下午排得满满,按时到课,及时点名,460多人参加,规模宏大。几天的学习中共听了14个报告,参观了2个社区:以民营企业、“三耳”集团、火锅基地著称的重庆市九龙坡区和山水园林特色显著,风景秀宜的南岸区,考察了他们的社教办学成果和经验,最大的收获就是开阔了视野,开拓了思维,从社区教育管理者新人到对社区教育意义深入了解,从对社区教育了解不深刻、概念模糊到对社区教育的具体做法更明朗,通过考察学习,借鉴创新,取长补短,而对我们天宁区的社区教育有了更多的设想和期望,也对天宁社区教育的发展信心满满。

接下来,缪校长与大家分享了全国社区教育建设发展创新均走在前列的四川成都地区社区教育发展现状、好的经验做法、取得的一些成绩;观看了令她印象深刻,深受启发的成都社区大学张俊辉校长所做的《成都市推进社区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报告PPT

报告PPT以“建设一座世界之城,大美之城,幸福之城”为宗旨,以成都市青羊区社区教育实践历程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将社区教育和文化渗透进成都的宽窄巷子,浸润至人们“喝喝盖碗茶,搓搓成都麻将,吃吃三耳火锅”的安闲生活之中的。

大家发现,成都的社区教育发展起步早,起点高,自下而上统筹安排,经费投入,体系发展已经非常成型,还举办了全国终身学习周展示活动。他们将社区教育内容与区域传统文化实现巧妙融合,以社区“善学”促进社区“善治”,特色项目之一“最成都·市民课堂”,整合中小学校资源,市民共享;社会组织和专业机构跨界参与;开展“能者为师”活动,寻找社区好老师,提高教学专业水平;特色项目之二“生态菜园”,建设环节细致,向基地订购菜苗,促进产业经济的发展,成为居民体验农作的怡情场所,白领的减压圣地,此项目与上海市引进的“体验式学习”有异曲同工之处;特色项目之三“市民游学”,游学方式、内容开展非常丰富,将旅游与学习有机融合,取得良好社会效应。
 
成都地区的社区教育之所以发展的这么好,首先是机制完善,统筹推进;通过搭建平台,让老中青三代人都获得了社区教育的福利。其次是社区教育的全面普及,率先实现中小学校长进社区当教育站长,向居民开放公共资源绿色通道,让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且格外接地气的传承。再次,“看天气”,把握时代脉搏,洞察百姓需求,特色项目的推广、教育、宣传到位,力度大,通过微信平台“青阳社教”推送,报刊《社区教育》、《成都社区教育》多元宣传,评选、表彰国家级的“百姓学习之星”等,加大传承创新,使诚信、友善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通过社区教育传播辐射出去。他们的成功,除了领导顶层设计,从上至下的部署、重视,相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更多的是有一批满怀热情、脚踏实地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们在兢兢业业地努力。

缪校长又简要介绍了上海市社区教育发展的特色亮点,指出上海市“眼观六路”,他们关注政府工作报告,开创时代风尚,引导价值取向,在创建示范项目、课程开发,实施网络学习,资源平台建设,培育社区教育品牌,完善制度建设方面均有自己的独到举措,配置了常态公益课堂,“流动课堂”送教50余次,设置“学分银行”、“时间银行”、“四点半课堂”,改善民生,提升服务水平。北京市朝阳区社区学院的课程建设开发,及课程的建构和规范化管理也令人耳目一新,使我们在提升社区教育的专业化发展方面带来更多的思路和可借鉴的经验做法。

想必,我们天宁的社区教育在国家基础这么好的环境下发展必会事半功倍。最后,缪校指出了我区社教未来的发展路径,指出我区在典型树立,成果推广这一块亟待加强,为满足老百姓的多元需求,可将中小学的课程开发理念借鉴过来,如“节气课程”、“节庆课程”、“OM普惠课程”、“旗舰课程”等推向社区,在如何购买市场服务,引进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等后续问题上提出了设想。

每周一次的学习会,引领着学校文化的新风尚。缪校长不但带回了重庆的文化和社教理念,还将重庆的美食带回来给大家品尝分享。吃着香甜可口的特产美食,置身于静谧温暖的学习空间,感受到学习带给我们成长的巨大快乐。

愿天宁社区教育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水平越来越高,走得越来越远!

          

 

(天宁社区学院  查 陈)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