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在传承中华文明、书写中华文化、记载中华历史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中央电视台中华诗词大会的播出,“国学热”再一次掀起一波高潮,传统文化开始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日渐强化。在中秋佳节这样一个传统的节日来临之际,我校3-6年级师生齐聚一堂,开启了一场诗词之旅。比赛的同学精心装扮,观摩的同学女生贴花钿、男生持书签。现场洋溢着浓浓的古典氛围。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千两百多年前的诗句,今天读来,仍能感受到诗人如椽巨笔下喷涌而出的跌宕起伏的情感,让我们感受到延续古今的亲情的温暖。这就是中国古诗词的魅力。古诗词中的中秋又是怎样的呢?同学们首先观看视频,了解了中秋在诗词中的意蕴。
接下来,来自八个班级的代表队,分别介绍了自己的队名和口号,还未开战,就硝烟浓浓。第一轮是“争做先锋显诗才”,八个代表队的回答非常精彩,但是也有一些遗憾,现场的导师适时对孩子们的回答做出了肯定,并点评了没有答对的题目。经过第一轮的紧张角逐,四组代表队胜出,进入下一轮比赛。第二轮是 “亲友同心品诗文”。这一轮为抢答题,随着一道道题目的出示,比分的一路上涨,比赛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枫林队和悠然队崭露头角,进入决赛。最后一轮是“力争上游显诗华”,这一轮比的是古诗的积累,用飞花令的形式决出胜负。最后,枫林队拔得头筹,获得本次比赛的冠军。为了让选手们缓解一下紧张的气氛,比赛的间隙,同学们还欣赏了诗朗诵《水调歌头 中秋》和让人捧腹大笑的相声《四大才子斗诗》。互动竞猜环节,队员们个个跃跃欲试,展示了良好的古诗文素养。
一路欢笑,一路欣喜,从金戈铁马,到琴棋书画。从大漠孤烟,到水墨江南。从忠肝义胆,到千里婵娟。可以说一首首的诗词歌赋,让我们感受到了中华儿女的家国情怀。本次“古韵中秋”诗词大赛在同学们的欢声笑语中结束,但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却在同学们的心灵中悄悄点燃。让我们从此地出发,传递经典,展露风华。(朱玉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