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东青实验:让语文阅读教学走向个性展示、多元表达、交互对话 
东青实验:让语文阅读教学走向个性展示、多元表达、交互对话 
发布时间:2017-10-13   点击:   来源:东青实验学校   发布者:朱丽洁(东青实验学校)










秋雨潇潇,绵绵秋寒,1012日下午,互联网+时代初中语文学科课堂教学范式成果发布会在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思源楼四楼智动课堂如火如荼的开展。

发布会首先聚焦课堂,由东青实验学校沈芸老师和郑陆实验学校的卜萍老师进行了课堂教学展示。东青实验学校的沈芸老师执教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从全班学生质疑问题入手,提炼出讨论话题进行重点研习。在互联网背景下,学生借助移动终端,师生、生生、文本进行高密度的互动对话,提高了交互对话质量,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欣赏和评价的水平。小组分享呈现出学生们的个性见解,班级讨论更是将话题讨论推向深度学习,丰富的资源引用,学生们的侃侃而谈,深入浅出的前后勾连分析,体现了学生思维量和信息量的碰撞,博得听课老师的连连赞叹。

郑陆实验学校的卜萍老师执教单元主题学习《探寻幸福的真谛》,精心设计的三个活动“启幸福之旅”、“探幸福之源”、“悟幸福之道”,引领学生对走向幸福的思考。卜老师的轻声细语、耐心追问,课堂更是细致入微地关注到学生的感受,尊重学生的阅读体验。学生生命的活力在课堂得到彰显,个性体验在课堂得到张扬。两位老师用她们的课让我们看到了: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分享交流,从而使得孩子们再也不是老师的传声筒,知识的接收器,主动思考、积极探究,互联网+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方式,促使他们进行积极的语言实践。

展示课结束后,所有的与会人员齐聚智动课堂东青实验学校语文教研组长陈丽君进行了互联网+时代阅读领域范式的成果发布,结合本学科这两年的实践探索,从流程与框架教学评活动网络环境与技术支持三个方面进行了阅读范式的概述,阐述了范式的设计思路,强调该范式是基于新课程理念、基于大量的课例、基于语文核心素养的,是以学生为语言实践主体的阅读活动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注重互联网+时代的阅读教学的变化。最后,分享了该范式的实施要点,指出互联网与学科的融合,根本着眼点是“人的发展”互联网+环境下的阅读教学是创造性的活动,把问题当作研究的生长点。

而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吴伟星校长对两节课作了详细的点评,肯定了互联网学习的优点,让课堂变成学生的学堂,更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解读、展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最后天宁区教育局汤国忠副局长作了重要讲话,他回顾了项目的启动开始,肯定了东青实验学校学校围绕项目规划,立足课堂,在语文学科进行的理念与技术融合的实践探索,并提出语文教学永远在路上,语文课堂的书声朗朗、咬文嚼字,要求对文本的研究不能忽视,怎样将文本与理念、方法、技术深度融合、怎样让课堂更开放、更自主、更探究是前行路上老师们思考的方向。

成果发布不是一个句号,而是一个逗号,老师们将继续行进在探索的路上,继续探究互联网背景下语文阅读的新途径、新路径。

(撰稿、拍摄:朱丽洁审核:沈芸)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