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博爱教育集团:聚焦苏城研歌唱教学 集智常研促教师发展 ——常州市“蒋忱名师工作室”赴苏开展交流活动 
博爱教育集团:聚焦苏城研歌唱教学 集智常研促教师发展 ——常州市“蒋忱名师工作室”赴苏开展交流活动 
发布时间:2017-10-21   点击:   来源:博爱小学   发布者:巫惠群(博爱小学)








 

秋正浓,桂沁香,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常州市“蒋忱师工作室”的一行成员在领衔人蒋忱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苏州新城区花园小学,和苏州工业园区教师发展中心“骨干音乐教师发展共同体”进行了为期一天的联合教研活动。苏州工业园区“骨干音乐教师发展共同体”是一支以市教坛新秀为起点的优秀音乐老师组成音乐教学专业成长的学习共同体,这次,常苏两地的音乐课堂能手们共同就“小学音乐歌唱关键能力的培养与教师专业发展”这一主题做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同时,这次活动中,两位博爱老师的课堂观察和讲座互动,也是多年来博爱音乐课堂实践经验的一次“走出去”式的交流和分享。

活动上午分别由新城区的骨干教师刘静老师执教五年级《梨园英秀》以及“蒋忱名师工作室”的孙盈盈老师执教三年级《美丽的黄昏》。两位老师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风采为在座的听课老师带来一次丰盛的营养大餐,受益颇多。

刘静老师的课堂以戏曲为元素,将一堂大容量的关于戏曲专业术语、戏曲知识与戏曲歌唱教学巧妙的串联起来,让孩子们在感受、体验与歌唱的过程中融入在戏曲的世界中,尤其在刘老师惟妙惟肖、韵味十足的戏曲范唱中让孩子们近距离的与戏曲碰撞,达到融通的效果。而孙盈盈老师课堂以“美”贯通始终,美的教态、美的语言、美的琴声与歌唱,让孩子们在美的世界中享受、沉醉,因此能让孩子们也用美的歌声来诠释歌曲,达到音乐审美的提升。而难能可贵的是,孙老师在孩子们第一次接触轮唱的课堂里,通过由浅入深、有淡到浓的教学过程,如晚霞般晕染开来,将“合唱”的歌唱能力悄悄的“输送”给孩子们,让他们懂得在合唱中如何聆听,如何合作,在“美”的体验过程中完成歌唱,提升唱歌的关键能力。课后,老师们对两节精彩的课堂做了深入的评价与研讨,智慧在交流中不断闪现火花。

作为活动的邀请方和主办方,苏州工业园区音乐教研员朱岚老师热情的欢迎常州市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们的到来,并对孙老师的课堂高度评价,并就两地老师共有的教学困惑和专业发展问题做了交流,她中肯的提出,“在课堂中要注重孩子们对音乐的体验、音乐的感受,认认真真的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对孩子们信息的输出与输进要有及时恰当的反应,让课堂的呈现更灵动。”工作室领衔人蒋忱老师做了最后的点评:两位老师一中一西,一静一动,一堂将古老的题材上出了时尚感,一堂课把美发挥到了极致,虽然风格不同、题材不同,但都在用情感感染学生,达到共通的境界!

下午,蒋忱老师受邀为两地的老师们做精彩讲座。蒋老师以“研究教材的三境界”为题,为老师们梳理研读教材的三步骤:知晓教材的“材”,梳理教材的“序”,探索教材的“意”,并结合孙盈盈老师的课堂,以实例为述,让老师们更明晰、更具体的如何来研读教材。最后,蒋老师以“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三层境界来比喻研读教材的三境界,为所听者提供更高位、更高层的引领。讲座结束后,老师们意犹未尽,大家围绕着专业发展目标、如何度过专业发展瓶颈期、高原期等热点话题开展对话、交流、分享。

本次活动为苏常两地的音乐教研交流搭建一个很好的平台,与其说是一次联合教研,不如说是一次智慧的碰撞、理念的互通、实践的展示、情感的融合,为参研的音乐教师今后的教学实践引领方向,明晰思辨,共生长,同发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