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朝,吃糍团。”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一般早晨家家户户将新糯米烧成熟饭,里面包上芝麻馅心,放在芝麻和黄豆粉上一滚,做成拳头大小,放在匾里,作为早餐。除了自己吃外,许多乡下的亲戚将做好的糍团送到城里亲眷处大家尝尝新,预示着当年丰收。为了让学生对中国的传统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常州市雕庄中心小学六年级组开展了“学做家乡小吃 感悟民俗魅力”的活动。
镜头一、初出茅庐,个个跃跃欲试
热腾腾的糯米饭新鲜出炉了。学生的小组也分好了,馅料也摆上了,桌布也铺上了。“万事俱备,东风不欠”,学生们便开始做糍团了。心灵手巧的学生做得有模有样。先抓起一小团糯米,揉成圆形,再给小饭团开个“刀”,放入它的“五脏六腑”——芝麻,接着把它的肚子重新缝合起来,最后让它在芝麻堆里打几个滚,一个个黑黑的糍团就诞生了。当然,也有一些学生,不是糯米黏在手上,做不出“作品”,就是做的“作品”歪瓜裂枣。
镜头二、家长团队,人人争相示范
六年级各班邀请了部分家长来进行技术指导。瞧,这位大爷正在熟练地搅拌着糯米饭,据说经过搅拌搓揉后的糯米饭更加软糯。看,那位大妈正娴熟地做着糍团,一捏一按一搓一滚,一个糍团就大功告成了……在家长团队的示范引领之下,学生们也琢磨出做糍团的窍门来,个个都争相欲试。
这传统的美食,已有好多年的历史了。香香粘粘的糍团饼包含着香香甜甜的祝福,愿同学们的友谊如糯米粘,学习比糍团甜,日子过得似饼儿香。
(文:六年级组赵金龙)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