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伴随着冬日的暖阳,一年一度的数学节在孩子的期盼中如约而至。寒来暑往中,雕庄小学数学节已经走过了七年的历程。
怎样将“数学节”办得有声有色,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突破、创新?怎样向孩子们展现一幅幅历史长河中的数学史话?怎样让孩子们在活动中体验到数学独特的魅力?老师精心策划,根据每个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例如:一年级孩子入学不久,为了让“懵懵懂懂”的小朋友也都能参加此次活动,特别安排了“过目不忘”竞赛,考验小朋友的记忆力、数字敏感度以及专注力。二年级老师提出了评比“小小口算王”的称号,锻炼孩子们的口算技能;三、四年级组织“24点擂台赛”,启迪智慧、激发潜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穷奥妙,五、六年级“眼力大比拼”,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亲近数学,挑战数学,玩转数学……
回眸短短两周的数学节活动,有这样的一组组活动让人难忘:
活动一:“数字符号书写”竞赛
一个个刚跨入一年级的小精灵们认真地书写着他们刚刚认识的阿拉伯数字和各种数学符号,他们表情严肃,态度认真,书写工整,一幅幅精美的书写作品让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啧啧称赞!“比比谁是书写小能手”,充分激发了一年级小朋友书写的积极性。
活动二:“过目不忘”竞赛
如何让一年级的小朋友也投身到数学节中,特别安排了有趣的“过目不忘”竞赛。规则很简单,一排无规律的数字,观察3秒并记录下来。第一关挑战5个数字,第二关挑战6个数字并以此累加,最后一关挑战图形排列。我们的小朋友还真了不起,3秒钟的时间能准确记忆7个数字,3个平面图形,并能一字不落作好记录,让我们一起高喊:“最强大脑,非我莫属!”
活动三:“计算小达人”竞赛
谁是雕庄小学的“计算小达人”?瞧:各年级初赛胜出的20位参赛的小选手早早来到决赛场地,个个严正以待,希望自己在接下来的决赛中能取得佳绩。随着老师的一声令下,小选手们纷纷以最快地速度展开角逐,整个会场只听到沙沙沙的写字声。通过各种竞赛的形式,帮助孩子们不断锤炼计算技能,也正是数学节的意义所在。
活动四:“眼力大比拼”竞赛
白板的表面,教室的地面……五年级的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方法展开了对图形面积的估算,有的充分利用了身体上的尺对面积进行估算,有的则是对各个面积单位的大小成竹在胸,在心中默默估算。
而鸡蛋、餐巾纸盒、储物柜……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你能较为准确地估算出体积吗?别小瞧这帮六年级的孩子,他们大多数人的估测结果非常精确,让全程参与的老师惊叹不止。
通过这次比赛,惊喜地看到孩子们对面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大小的把握非常到位,数感和空间观念的发展也是可圈可点。
活动五:“数学手抄报”竞赛
为促进学生广泛阅读数学报等课外数学书籍,开阔视野,丰富百科知识,培养学生排版、配图等美术素养。二至六年级举行了“快乐数学”手抄报比赛。
活动中,每位教师积极发动学生通过阅读和上网搜集大量有关数学知识、数学家的故事、数学小笑话、数学趣题妙解等有关的数学内容;寻找神奇美妙的数学游戏、趣味练习题等,精心制作,创作出了一幅幅精美的手抄报。
随后,每班评选出内容充实、图文并茂、创意新颖的手抄报作品参加学校评比。经过评选,有30余幅优秀作品获一等奖并在橱窗展出。
第七届“数学节”圆满落下帷幕,这一系列活动就像一颗颗小小的种子,在同学们的心田生根萌芽。
(文:数学组 张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