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天宁区委区政府,区文教局和各镇、街道领导的关心关怀下,在广大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努力下,天宁区社区教育飞速发展,各项创建评比都取得了较好成绩。然而,社区教育工作者这支队伍偏年轻,在社会治理创新、街道体制改革的同时,对这支队伍的期待和要求也变得更高,年轻队伍能否适应新形势?能否让群众满意?需要什么样的有效培训?“增能”迫在眉睫。
为了进一步提升大家的社区教育科研能力、实践能力,日前我们组织了一次社区教育专属干部培训活动。本次培训由区社区学院组织,兰陵街道浦北社区承办,学习主题定位于:课题引领,项目申报,来促进天宁社区教育的联动发展上,期望通过专业化的学习培训,在今后的社教课题申报、项目申报上给大家提供一点思路和参考。
培训分两个部分:一、由兰陵社区教育中心社教专干眭敏总结介绍尤辉特色项目工作室工作情况;二、特邀常州开放大学终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陈莺副教授作《社区教育课题研究申报指引》专题讲座。
眭敏干事从项目打造的宗旨、实施对象、教学方法、课程设置、特色做法、实施举措等多方面阐释了此特色项目的开展情况:“尤辉互联网技术培训”项目本着亲民、便民服务宗旨,为加强社区教育专业化队伍建设,由尤辉同志这一热心社区教育的领军人物牵头,招募了一支专业的高素质志愿者队伍,向社区中的下岗失业人群、老年居民、社区青少年、残疾人、失地农民、闲散青年等特殊人群实施互联网技术培训,并与江苏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常年结对,设置出一套专业、本土、亲民、全面、精准的培训课程体系,迄今已开展了20多期培训,2300多人受训,3000多名志愿者参与;尤辉亲手带出了12个徒弟,常州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与社区老人共同参与,结对培训,老少相帮,教学相长;该项目基地已成为青少年假期参与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重要基地,成为常州市志愿者服务基地和天宁区人事局就业创业基地。通过反复学习、同步培训、有效评估、带教实习、合格上岗一系列流程实现教学传承,大力提高了区域的互联网操作技术水平,增强了居民的认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也使这一项目获得了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尤辉同志也相应获得了“江苏省学习之星”、“江苏省社会道德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
陈莺主任先诠释了”社区教育课题研究”这一名词,再理论联系实际,深入浅出地为大家讲解了“为何要开展课题研究?”“如何找到课题研究的点?”“课题研究怎样申报?”“课题研究如何实施?”,帮助社教专干们认识了开展社教课题研究的意义、课题研究的切入点以及课题申报的具体要求和内容。她强调要以积极的态度,踏实的工作开展研究,从总结、反思、再学习、探究到提高,以基础性的、容易的、关键点入手,从面临的实际问题中、社教发展趋势中、科学理论中、成功经验中去挖掘,制定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紧密联系工作实际,善于发现问题,勤思考,多学习,运用多种形式,如讲座式、游学式、体验式等方式,循序渐进地积累,获得研究的理论成果和应用成果。
本次培训对社区教育工作者来说是缺什么补什么,针对大家比较畏难的课题研究和项目申报,细致入微、度身定做的专业化培训让社教专干们技艺大涨。他们反映,这样的培训针对性强,不仅有基础理论还有方法、技巧,真是充电增能的“及时雨”。眭敏干事的项目实践经验介绍主题鲜明,特色突出,多方参与,活力充沛,全方位多渠道提高居民互联网技术水平,增进了民生福祉;大家也会效仿,全面深化社区服务,在职工服务、亲子教育、公益服务、传统文化传承项目的打造和推广上涌动创新潮,探索和制定本社区的特色项目。陈莺主任的讲座内容丰富,开拓了大家的视野,启迪了思维,让大家直观而深切地了解了区域开展社教课题研究的策略与途径;案例的铺陈和展开,对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创新和内涵发展延伸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
一个困难就是一个课题,所有事情的解决都归于项目。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致远。在课题研究的同时我们开展项目实施,将会指引我们的社区教育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天宁社区学院 查 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