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兰陵:由点及面,数字化课堂转型走向纵深 
兰陵:由点及面,数字化课堂转型走向纵深 
发布时间:2017-12-01   点击:   来源:兰陵小学   发布者:蒋琳(兰陵小学)
























 

      20171130上午,天宁区数字化学习研究交流暨江苏省教育规划“十二五”课题《数字化环境下学科课型范式及课例研究》结题活动在兰陵小学活动隆重举行。常州市教师发展中心戴晓娥副主任、常州市教科院规划办龚国胜主任、王俊博士、《教育研究与评论》杂志社编辑部李惠玲主任、天宁区教育文体局薛文兴副局长、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金东旭、管雪沨副主任莅临指导、全程参与活动,来自青海省共和县教研员常州市培训班的全体学员、省规划课题组全体成员和天宁区兄弟学校的领导、老师们共计两百余人共同参加了本次研究交流活动。活动分常态化e课堂和互动式工作坊两大板块展开。

 

常态化,e课堂

      语文微作文,小众化研究产生大效应。语文会场由兰陵小学徐佳和王辉两位青年教师分别执教四年级语文作前指导课和作后修改课。徐佳老师的《节日我做主》,首先让学生通过照片、文字、ppt、视频等资源的分享,唤醒已有的节日体验,了解世界上的节日五花八门,各有特色;接着开展头脑风暴,大胆创意想设立什么节,自由写一写怎么度过这个节,通过qq群分享,大家看、互相评,智慧在碰撞,共同享受心中美好节日的精彩!借助qq群空间,孩子们放飞想象、创意表达,在快乐中感受习作乐趣!王辉老师的《校园一角》,课前带学生到校园里去观察、记录,创意录制自媒体短片人,课上带着学生观看、交流、分享。因为有了之前的对校园的参观,学生兴趣就非常高,对照片中所呈现的校园景色的印象也格外清晰。然后紧扣葡萄架让学生观察并想象,此时学生乐于表达,积极性很高。在共同修改一篇文章的时候。孩子们在欣赏的同时,也学到了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当学生掌握了具体描写景物的方法后,修改自己的习作,也就得心应手了。

 

      数学解决问题,互动化探究突显个性化。数学会场由兰陵小学张春玲老师和课题组姜博老师针对五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同主题、异网络环境的“同题异构”。张春玲老师借助尚学平台,让学生自主选择方式进行问题的探究与解决,并实时上传至活动区。学生利用平台的实时互动资源,相互交流、比较,然后选择、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姜老师借助“畅言智慧教室”教学平台,设计贴近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由简单到复杂,逐渐增加问题的难度,培养列举能力,发展列举技巧。借助数字化教学平台,两节课堂上,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变得可视化,通过对平台上教学资源的及时提取、捕捉、互动和反馈,学生的学习和探究过程也变得充满实时性和个性化。

 

      英语iRead,课程化推进实现精准化。英语会场由兰陵小学张晓莉和王蕾老师结合校本英语iRead课程,分别执教五年级绘本阅读课《We all love ice cream》课和六年级阅读复习课《Doctor Timesimple past tense》。张老师的课堂从认识学生开始,通过自由的交流了解孩子们的爱好,喜欢或不喜欢的食物,鼓励孩子大胆试一试自己不喜欢的食物。We all love ice cream的故事带领着他们进入了绘本世界。学生在平板上借助工具进行跟读、划词、录音比较、搜索新词等一对一的自主学习。在理解绘本的基础上,架构文本,小组合作完成思维导图,上传全班即时分享及点评。平板游戏则让学生通过翻转卡片复习巩固所学内容,根据场景拖拽选择合适的对话为学生的综合交流创设了良好的语境,最后的对话就这样自然地发生了。王老师依托绘本Doctor Time,通过投投乐、变形记和智慧问三个游戏,在线复习了一般过去时的meaningformuse,并通过平台的实时数据收集和分析,进一步推送给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不同的学习任务,满足每个学生真的学习需求,实现了数据支持下的精准化教学。

 

      术科创客,智能化设计培养创意化。术科会场,由课题组高鹰老师和兰陵小学杨凤老师分别执教了五年级3D打印《俄罗斯方块》和六年级机器人《声控LED灯》。走进高老师的课堂,老师借助小蚂蚁教学平台调查学生的学习潜状态,课堂上通过分析俄罗斯方块的组成,学生自由选择白板绘图、WPS、画图、Scratch等软件探究俄罗斯方块的排列方式。在自学、两人互助学、小组合作学中围绕俄罗斯方块、我的世界两款游戏学习新知,爱上3D打印。杨凤老师执教的LED灯是一个创作课程。杨老师用一个视频直切学习主题——声控灯,随后借助任务单,学生从了解声控灯到解决模拟声音传感器的使用,到声控灯的程序编写,再到帮助老师解决学校走廊、楼梯口只有开关电灯天黑不安全等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新媒介的使用下,创客课堂大容量的课堂信息,充分彰显出互联网+背景下每一位学习者现场学习力是何其重要,每一位会思考的孩子各取所需,在课堂上表现出较强的操作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一件件充满创新设计的3D打印和机器人作品让人对学生未来发展美好前景和无限可能充满期待。

 

互动式,工作坊

      在互动式工作坊板块中,由兰陵小学王蕾老师代表省规划《数字化环境下学科教学范式与课例研究》课题组进行了结题汇报。王蕾老师从研究基本情况、研究过程与方法、研究收获与成果和问题与展望详细汇报了近三年课题的研究历程,子课题负责人管建锋和蒋欣老师分别代表初中数学和小学语文子课题组汇报了子课题研究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管雪沨副主任高度评价了兰陵小学和课题组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创新,能够拿出一批可复制、低结构的精品课例,具有非常好的推广价值;金东旭副主任感慨,“微作文”这样小众化的研究能够产生如此大的教学效应,让一直以来语文学科学生最害怕的“写作文”变成学生们喜欢上的“微作文”,是坚持的结果,更是兰小语文老师积极创新、主动实践,探索用数字化学习助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行动力量。常州市教科院规划办龚国胜主任和王俊博士充分肯定了课题研究的规范和专业,从丰富高端的论文发表、课例积累、资源开发中看到了研究的品质,产生了广泛而积极的教育价值和社会影响。

 

      兰陵小学作为常州市首批数字化学习项目学校,数字化是学校课堂转型鲜明的特色,赢得了全区甚至全市范围内相关部门领导和兄弟学校老师们的广泛赞誉和一致认可。近两年,学校依托项目引领和课题研究,不断将数字化研究引向纵深,从语文的“微作文”到英语的“iRead”再到综合学科的“创客/机器人”项目,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学校每位老师都在自己的课堂上进行日常应用和变革实践。我们期待借助这次面向全区的研究成果汇报和分享,得到市、区相关部门领导和专家的引领和指导,为我们后续数字化学习探索指明方向。深化数字化课堂改革,我们在路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