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由常州市北郊小学徐青校长向参会老师介绍互联网+时代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范式,从范式概述、设计理念、实施建议、后续研究四个方面重点汇报了项目组的研究进展和研究成果。徐校长对互联网+时代下小学数学课堂提出了“多元、融通、主动”三大关键词,创新提炼出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双螺旋模型”,并详细阐述了“双螺旋”模型的概念以及该模型结构具体的四个步骤,带领大家明晰了范式课堂所涵养的数学核心素养、秉承的设计理念,示范性地对新课堂下所用新型设备需要的新型管理模式、新型范式所用的新型教学方式进行了操作指导,明确提出互联网+下的课堂学习将由“板”的学习走向“端”的学习,并逐步发展为“网”的学习。
在随后的“聚焦课堂”环节,与会教师通过网络直播和现场听课的形式,观摩了常州市北郊小学、红梅实验小学、解放路小学的四堂展示课,四堂课分别在北郊小学的两个会场同时进行。主会场第一节是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的王晓娴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口算复习》,王老师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个性化教学,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第二节课是常州市解放路小学张璐老师执教的四年级的《运动与身体变化》,张老师利用平台的资源共享性让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生动而有深度地发生。分会场第一节是常州市北郊小学张慧慧老师执教的三年级的《多彩的分数条》。张老师通过四个精心设计的游戏带领每一位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深刻感受1与几分之一以及不同的几分之一之间的关系,运用平台实现了技术与学习活动的融合。第二节是北郊小学史成宇老师执教的五年级的《钉子板上的多边形》,史老师利用平台技术,将学生的精力从原先的求面积上解放出来,转而带领学生更专注地投入到多边形面积和钉子数的规律探索中,让整节课更高效。
常州市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林主任对今天呈现的互+范式课堂进行了精彩点评。张主任总结了四节课的三大明显特征:课堂聚焦范式雏形、工具支撑学生学习、师生共同得到发展,充分肯定了技术工具在提高数学课堂效果方面的作用。同时,张主任也为参会老师进一步指引了前进方向:教育观念要继续转变;教学行为要敢于重构;各方合力,促进互+课堂常态化。
在短短的三小时之内,参会的教师们经历了一场“互联网风暴”。通过发布会,老师们深刻体会到,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给教育带来的巨大冲击;感受到,在信息化的浪潮里,只有迅速形成全新的课堂观、教学观才能真正适应学生的需求和时代的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过程为中心的智能课堂、智能教育。每一次活动都是一个结点,指引我们向更高处前进的结点,期待更多的老师加入到互+教育的研究,期待着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教育教学将会越来越精彩!(图/文:陈妤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