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常州结合省教育厅要求和本地实际,开展“优质学校”创建与复评工作,十年时间,全市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家门口的学校都精彩”成为现实。进入“十三五”,常州教育继续高位发展,2016年市教育局提出“新优质学校”创建战略,计划5年内创建100所“新优质学校”,常州市博爱小学入选常州市第二批15所序列。
2017,对于博爱,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她恰逢90华诞之际,迎来了常州市义务教育“新优质学校”的创建,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既是担当,也是责任。这一年,所有博爱人怀揣着对学校的热爱,执着而忘我地前行在新优质的创建之路上。
一次又一次整理——寻根:
材料整理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但这一次的新优质材料,我们把它当成了一次寻根的旅程。当我们在常州档案馆捧回这沉甸甸的一本文字时,我们一起,静静地溯流而上,寻觅那一路走来的行行足迹,发掘那蕴藏其间的宝贵精神财富,以虔诚的心怀,领受九十年来令人荡气回肠的感动和震憾,我们深深地感受到了博爱教育的根深固本和积厚流广。怀着这样一种感动和责任,我们围绕标准化、高品质、影响力三个维度入手,对近上千份资料进行对标与整理,在一次次整理的过程中,我们对博爱的文化从根源有了更深刻的敬重与认同,博爱教育多年的坚守与发展更是成了我们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
一回又一回修订——完善:
课程是落实学校培养目标的载体。为了进一步提升课程品质,我们以科学的态度,反复对课程图谱进行论证和修订。修订后的图谱关注了课程中的“人”,把“人”放到了首位;明晰了课程实施的路径;梳理出了多样的课程形态;提炼出了多元的实施方式。
新优质评估组蒋惠琴校长这样来评价博爱近年来的课改之路:“我不跟随流行,流行跟随我。”所以说博小不愧是时代教育的风向标,改革路上的领跑者。
一组又一组剖析——提炼:
我们倡导简约而不简单,避繁就简,大而化之的课堂文化。简约的背后是精要、深刻与智慧;是启迪学生独特发现和另类思考!为此,各学科组沉淀下来,再次认真研读课标要求,明确各学科的培养目标,针对博爱课堂存在的问题,一次又一次进行深度剖析,多次的反复总结,提炼出了不同学科的课堂文化,以学生个性化“学”为主的课堂新生态愈发凸显。评估结束后,专家组副组长徐志彤主任这样说:“博爱的课堂是有力量的课堂。这些力量的体现让博爱的课堂具有生长性,这是一种增效意义上的智慧减负。
一场接一场论坛——提升:
为了提升博爱教师对教育的深刻认识和理解,教科室从各个维度提出了14个话题,组织老师们分学科、分年级、分年龄段进行论坛或沙龙活动。老师们在一次次的碰撞中,教育视野更加广阔,对博爱教育的价值追求更加明晰,课程理念更高位,课程意识更敏锐。
在新优质评估的沙龙中,围绕“我们一起做课程”这一话题,老师们从自身创造性开发、实施课程的一个个课程故事中,让专家感受到“博爱老师的课程价值观正;课程意识强;课程执行到位,实现了从偶然到应然,从应然到自然,从自然到自由的三个跨越。”
一堂又一堂磨课——改变:
常态的课堂是最能展示一个学校教学实力的阵地。为此,每位老师以“我的课堂必是优”为目标,从年级、校级、到校际之间;从拥有三十年教龄的资深“老博爱”,到刚刚入职的“博爱新生代”;从校长、中层到普通的一线教师,全部投入到一次次的课堂大练兵中,市区教研员也多次来校问诊把脉,提高博爱课堂品质。在争创过程中,各学科面向全市开展了“走过90”博爱课堂教学展示活动,这一节节内容各异、风格不同的优质课无不折射出博爱九十载教育历程中的坚持和蜕变。
评估当天,专家随机抽取了15节课。15节课全优通过,几位专家给出了八字评价:“课课精彩,各美其美。”组长李志清特别提到蒋忱老师的音乐课。蒋老师是博爱培育的优秀教师群体的一个典型的代表。她的课做到了她所倡导的,纯美的旋律,精美的设计和优美的师生互动,处处以美育人。这不仅仅是一种教学艺术,更是心底里流淌,真的对孩子生命的尊重敬畏。
一个又一个亮点——华彩:
在我们的认识中,一个优质学校的优秀的品质,他绝对不是单纯的一个点的突破,而在于立体的整体的优秀。
一个充满魔力的图书馆:
这个充满魔力的图书馆吸引着每个来访者,他们都深深地感受到:博爱小学围绕阅读所展开的课程,不仅将阅读与活动,阅读于实践,阅读与生活紧密的勾连起来,而且将阅读与生命,阅读与亲情,阅读与爱心、勇气、探究等儿童成长的内在需要结合起来。
一个可以触摸的校史馆:
我们别具匠心地打造了开放式校史馆。孩子们在一个个不同时代的历史场景中,了解了博爱小学的前世与今生,触摸到了博爱人办学的艰辛与辉煌;沿阶而上,30级台阶仿佛是一幅舒展的画卷,感受到了博爱发展的坎坷而又不平凡的经历。每一次脚步的跨越都是博爱的跨越,每一次事件都是博爱质的蜕变……这些真实的场景,无声的穿越式的对话,无不潜移默化的引领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是最最生动的道德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在校园中落地生根。
一群可以飞翔的孩子:
操场上,三模社团的孩子们独领风骚,“海陆空”三箭齐发,充分展示了博爱孩子深厚的科学素养和精神;体育馆,绸带飞舞、银球穿梭,艺术体操的高雅与羽毛球的力量在博爱娃身上完美呈现;陶艺作品栩栩如生;水墨画作细腻穿梭;戏剧表演招招传神;管乐合奏震撼人心……
面对一群群灵动的孩子,专家组吕文清校长这样来评价博爱的社团活动:“学通六艺任君行,仁心若水润童真。”
两天半的评审时间是短暂的,但博爱人九十年的办学积淀是悠长而耐人寻味的。“在图书馆里,孳乳孩子的精神生命;在定制课程中,让孩子遇见最美的自己;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看到孩子生长的未来;在轻捧的光亮里,找回真正的儿童。”
我们深知:“‘新优质学校’不仅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新优质学校‘高品质’项目不仅仅是自我的实践,更是一种辐射和推广。”回首九十载,博爱人砥砺前行;展望新征程,博爱人会带着“热爱、执着、忘我”继续前行在“优质教育”的探寻之路上。作为集团领衔校,一定会以标杆导行,以一个学校带动一群学校,努力实现集团办学新内涵、教育科研新视角、教师队伍新活力、学生活动新生命的新优质品牌效能,惠及更多的学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