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要求,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本着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目的,5月2日下午,常州市东青实验学校小学数学组马小飞老师执教了一节公开课,课题为:苏教版二年级下册《三位数的加法(不连续进位加)》。本节课中,马小飞老师尽可能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学习效果好,不仅符合新课改要求,还在课堂上体现了新基础的教学理念。
马小飞老师营造了紧凑、有序的数学课堂,学生跟着老师的节奏由已有的数学知识(两位数的加法)迁移算理,积极参与新知(三位数的加法)的学习,并在教学过程中一步一步总结计算三位数加法的要点。常规积累环节,马老师设置了交换位置的对组口算和两位数加法的笔算,这一环节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以及笔算两位数加法的要点。新授环节中,让学生自主根据情境图收集信息、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观察算式的特点揭题三位数的加法。然后,马老师将课堂重心下移,让学生独立尝试笔算并说计算过程,集体交流时结合学生的作业进一步完善算理,并沟通常规积累环节提炼加法验算的方法。最后,通过不同的练习巩固了本节课的内容。
课后,在数学教研组长梅英媛老师的主持下,数学组老师本就马小飞老师这节课畅所欲言,给出肯定的同时提出了宝贵的意见:
1.练习层次不够分明,在关注练习量的同时,设置不同层次的练习以符合教室里不同水平学生的发展。
2.本节课虽然是笔算教学,但还应注意四算(口算、估算、笔算、灵活计算)相融合,要把估算渗透在日常的数学课堂中。
活动最后,课程指导中心张丽玉主任对这节课进行了点评,提出了数学课堂教学要针对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让课堂活起来,而不是限定学生。同时,为促进年轻教师的快速成长,对参加活动的老师们提出了评课要求,做到针对课堂,做3~5分钟主题式演讲。(撰稿:许文娟;摄影:张军;审核:张丽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