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为备战区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体育组全体成员如期开展教研活动,本次活动主题为“田径训练科学性的探讨”,由潘月红老师主持。
首先,我们为刚刚结束的常州市小学生游泳比赛和篮球春季联赛的可喜成绩而庆贺,进一步总结训练和临场指导的经验方法。
随后,老师们针对即将组队参加的田径比赛各抒己见。宋涛老师认为:“重在选材”。他认为,选苗工作是训练的前提,有了好苗,就有成功的希望,如果忽视了这一点,就会事倍功半。然而,在日常上课过程中得仔细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然后再一步一步地进行选择,把跑步特别快的先选下来,然后通过集训,观察学生各人的反应、模仿、步型、灵敏、耐力、弹跳等能力表现如何。再筛选一批综合素质突出的,有各个项目特点的,短跑有爆发力,跳远有速度和弹跳,长跑有耐力等等。
秦新科老师则更看重运动员的“思想教育”。要带好学校田径队,首先要加强对运动员的思想教育。在训练中我们一方面要认真把握“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的原则”,有意识地在艰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坚定的意志,吃苦耐劳的精神”。让学生懂得坚持就是胜利,不得轻言放弃的思想理念。
必须“制定详尽计划和目标”,是组内老师一致认可的。运动员训练水平的提高,各阶段训练任务的完成,以及达到创造专项运动昀高成绩的目的,无不依赖于训练方法的正确运用和创新。高水平运动员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要有长远的训练计划,不急于求成,特别是田赛项目,要有多年计划也要有近期训练目标。计划内容的安排应重视基础训练和基本运动能力培养。先发展学生协调能力和基本运动能力,后根据专项的需要及运动员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全面体质训练,进而把专项技术训练紧密结合起来。在训练内容上更重点加强基础素质训练和一些基本的运动技能,使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跑、跳、投的姿势,培养节奏感,速度等良好感觉。
与其说这是一次教研活动,不如说这是一次思想的碰撞、理念的交流。讨论在一片欢呼声中落下帷幕,期待学校体育成绩地进一步跨越!
(撰稿:朱茜菲 摄像:朱茜菲 审核:孙辰纲)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