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中国古代的诗与画,向来是密不可分的,钱钟书说:“它们不但是姐妹,而且是孪生姐妹。”5月18日下午,解放路小学六年级的走廊上,这对孪生姐妹携手向我们走来——“唐诗里的画”毕业季系列活动进入展评阶段。
展区设在每个班级的门口,展板是用木架支成的一块白板。同学们在美术课上给唐诗配上绘画,并衬底塑封。通过筛选,把做工精致,画面充实的作品贴到展板上展示,其余的作品贴在班级墙上作为装饰。
活动一开始,同学们便涌出教室,三三两两地散了开来,走廊上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每个班级的展板前都聚集着不少同学,他们手拉着手,欣赏着展板上的画作,与同伴们评说着作品,兴致勃勃。
唐诗分很多类。有咏物诗,田园诗,边塞诗等等。每个班级都选择了不同题材的诗作为绘画主题。六(4)班的咏物诗通过对事物特征的刻画表现出人与物的相通之处,令人回味;六(5)班的送别诗运用了较为暗淡的色彩,朦胧的笔触,让我们感受到了离别时依依不舍的情怀;六(6)班的爱国诗画面凝重,用淡色调的中国画水墨画法表达了诗人深沉的爱国情怀;六(7)班的边塞诗,一匹匹肌肉遒劲的骏马、尘土飞扬的沙场,边疆风貌跃然纸上;六(9)班的山水田园诗用色活泼,笔触生动,展现了乡间的美好景致和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
中国自古以来诗画不分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名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就时常应友人之请,以诗为题作画,常出新出奇,传为佳话。我校这次举行的活动,通过为唐诗配画,用充满童真的画笔表现唐诗的意境、表达绘画者对唐诗的理解,用实际行动继承和发扬了中国的诗画传统。通过活动,同学们对诗词加深了理解,也增长了知识,激发了兴趣,拓宽了视野。
唐诗是中华民族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璀璨明珠,它将永远闪烁着光芒,照亮每个中华学子的心灵。
(撰稿:六5岑彦祺 摄像:蒋晓燕 蒋芙蓉 审核:蒋晓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