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下午,解小两校区全体英语教师齐聚解小教学研究室开展了“小学课堂设计与评价”读书沙龙。
三年级备课组关注英语课程总目标。英语课程总目标是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课程目标的设计必须从实际出发。普通教师在进行单元目标与专题目标设计时,必须抓其重点,承认并适当弥补其局限。例如当较多学生对当前学习失去兴趣时,教师的首要目标应当是“培养兴趣”;当较多中差生难以克服当前的课业困难时,应当降低要求。
四年级备课组关注课程实施方法。教师在实施课程时,首先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其次教师要从自身、学生、课程内容、可用时间、学习条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出发,同时不同的课程实施方法要配合使用。在课程实施方法的设计中,要注意将不同类型的课程实施方法结合起来,以取长补短,使我们的学生能够相对全面、相对和谐地成长与发展。
五年级备课组关注课程实施评价。教师在课程实施方法与实施过程的设计中借鉴既有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是:分析自身需求,确定需要借鉴的教学模式的类型,寻找最适用的教学模式,以照搬模式与变通操作相结合为基本要求设计课程实施方法与实施过程。由于课程的实施活动通常是依课程设计进行的,因此课程设计评价也是课程实施评价的前提与基础。
六年级备课组关注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应该从校本性、适应性和探索性三方面出发。校本课程的开发,从研究到决策,从实施到评价,都是在校内完成的。其开发主体是校内的管理者与教育者;教育对象是本校的学生。校本课程的研究、开发活动,是一种主动适应本地区发展需要、本校学生成长需要、本校办学需要的课程活动。校本课程往往是新的创新性课程,这也有利于培养学校管理者与相关教师的探索能力和课程创新能力。
教师对于理论的不断学习,是为了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更好地组织教学,提高课堂效率。我们会持之以恒,与孩子们共同进步。
(撰稿:严丹 摄影:严丹 审核:韩琳)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