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博爱教育集团: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树校园节水文明之风——记第138期博爱讲坛《水》 
博爱教育集团:从身边的点滴做起,树校园节水文明之风——记第138期博爱讲坛《水》 
发布时间:2018-05-30   点击:   来源:博爱小学   发布者:巫惠群(博爱小学)












水,是生命之源,孕育了世间万物;水是生产之要,提供的经济支撑,水是生态之基,保证了社会和谐。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刻也离不开水。然而,大多数同学对水的认识只停留在表面。

530日中午,六(4)班的陈家骐和章楷松同学给全校的小伙伴们带来了一期以《水》为主题的博爱讲坛。

为了让同学们对“水”有一个全新的感知,胡嘉明和沈可欣两位同学在讲坛开始前大量搜集了和水相关的资料,从中截取了一些重要数据,拼成了一个水的数字故事。当一个个醒目的数据出现在大屏幕上的时候,同学们或惊叹或陷入沉思,内心深深地被触动了。

那究竟我们国家的水资源匮乏与水污染的影响达到了怎样的程度呢?现场的小观众们通过一段小视频对此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君不见, 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诗人们赞叹的是水的多姿与壮阔。在诗人眼里, 水是富有灵性的, 是美的精灵, 力的化身。

而老子则以其超绝的智慧, 将水升华成到了深邃的哲学境界。

来自六(3)、六(4)班的10位同学自发成立了一个朗读小组,为同学们诵读了经典片段《上善若水》和《孔子论水》。同学们既感受到了作品中水的精神,也悟出了一种处世的哲学。难怪孔子有云: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尔也。

如此说来,水的确有许多优良的品质:谦逊、包容、勇气、不争、坚持……那做人是否也应该像水一样,要有极大的可塑性呢?曹可忻、蔡希羽、邵科杰同学分别讲述了齐白石、刘海粟、张英3个名人故事,让大家感受到了名人身上就具备着水一样的品性。同学们纷纷感叹:做人如水!

言归正传,作为一名学生,该如何履行节水的职责呢?讲坛的最后,我们分享了一些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洗澡时脚底下放一个大盆接水;用桶接住空调冷凝水用来冲厕所;淘米水用来洗头或洗碗筷;残茶水用来擦洗门窗或家具;及时关紧正在滴水的水龙头……

希望同学们多关注生活的细节,与身边的人分享,小手拉大手,让更多人的人参与到节水行动中来。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做起,节约每一滴水,树校园节水文明之风,不要让我们的眼泪成为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审核:姜涛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