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天宁区七年级散文教学研讨活动在东青实验学校举行 
天宁区七年级散文教学研讨活动在东青实验学校举行 
发布时间:2018-05-31   点击:   来源:东青实验学校   发布者:朱丽洁(东青实验学校)










5月29日,天宁区七年级散文教学研讨活动在东青实验学校举行。常州市吴伟星名教师工作室全体成员、天宁区七年级语文老师参加了这次活动。

散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加强散文教学,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举办本次活动,是为了区域推进散文教学的深度研究,引领教师专业成长。

沈芸老师执教研讨课《一棵小桃树》,拉开了本次研讨活动的帷幕。沈老师这堂课的主要环节有:出示“爱怜”、“感激”两个关键词,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会“爱怜”小桃树,又为什么会“感激”小桃树;让学生从文中找出饱含作者爱怜之情的语句,声情并茂地朗读,并阐明为什么这样读;细读第二自然段,组织学生将“我”的心理活动写下来;将课文第十三自然段变换成诗歌的形式,朗读、揣摩、感悟作者所抒之情;补充作者的背景材料,引领学生思考作者感激小桃树的内在原因。

研讨课结束后,与会老师齐聚二楼会议室,开展评课议课活动。在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吴伟星老师的精心组织下,马玲云、陆女侠、张雅萍、夏丽云、沈亚南、钱敏慧等各校语文骨干教师,对这堂课进行精要的点评。大家认为沈  芸老师的这堂课,充满了语文味,在散文教学上进行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抓住文中的关键词“爱怜”、“感激”,一线串珠,让学生自然而然地领略、感悟课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二是朗读教学形式多样,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读中有评,读中有感,以读带思,读思结合;三是课程资源的引入适时、适度,帮助学生深入解读文本。整堂课自然流畅,一气呵成。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的吴伟星老师结合沈老师的课,就如何开展散文教学进行了专业引领。吴老师强调:一.要精心创设主问题,引领学生进行实实在在的语言文字训练,体现语文教学的实践性;二.要精心选好突破口,聚焦关键词,突出教学重点;三.要把握课文的情脉,引领学生触摸作者的心灵;四.要借助批注、比较等方法,开展文本细读,体会写作技巧;五.要紧紧依托文本,培养学生联想、想象能力。

这次区七年级散文教学研讨活动,全体语文老师聆听、交流、思考、碰撞,对散文教学进行了深度思考。努力让散文教学更富有语文味,回归语文教学的本真,培养学生语文关键能力,彰显语文教学的简约之美、智慧之美、灵动之美,成为每位与会老师共同的心声。(  图、文:陈丽君  审核:姚军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