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黄梅雨季的隆隆雷雨中,在烈日炎炎的三伏天,64位来自江苏13个市的老师们冒着酷暑,进行为期15天的“2018年江苏省汉语国际推广师资培训”活动,常州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李霞老师也参加了此次培训。她从对对外汉语国际推广的陌生到熟悉,从理论的学习到文化方案的设计和课堂教学实践中收获与成长。她走进名师讲堂,收获颇丰。
汉语国际推广师的培训过程中,程爱民老师让学员们了解目前全球国际汉语教师的需求与现状;茅海燕老师引领如何做好国际汉语教师,她的汉语综合教学法,教给老师们看家的本领;张文莉老师介绍了江苏大学孔子学院的建设以及她本人从教的经历;余红艳老师指导了如何开展“关于中华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张杰老师指导重温了“LCC、FLT、one belt and road”等当下常用的名词术语,指导发音规则,在绕口令、开火车报数字的游戏中练习口语,给培训的老师们提出了一些练习英语口语的建议。德语老师的课可谓轻松幽默,在王潇老师耐心的指导与同学们认真的反复模仿中,老师为学员惊人的接受能力而啧啧称奇,在两个多小时后,大家竟然能进行简单的问候和饮食文化交流。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中,有老师的赞美声、有同学的鼓励声、更有对自我学习的肯定。看来,大家也因为德语的学习而爱上了德语。作为江苏大学文学院院长、语言文化中心主任的任晓菲,介绍了蒙学典籍的海外传播,中国古代蒙学的发展历程、世界启蒙意义,让学员们了解了蒙学的国际地位。一系列专家系列讲座都深入浅出地介绍作为一名国际汉语教师所必须具备的一些能力。同时,也让学员们知道中国文化的传播,需要有德、有才之士。
(文、摄:李霞,审:王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