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乍起,吹来了丝丝凉意,却吹不散优论坛组的老师们研讨的热情。10月18日,论坛组老师们再次齐聚在教学研究室,研讨集团化办学为学校带来的发展。
说到集团化办学我们可能想到的是为促进区域内优质教育的均衡发展,让名校担负起区域内教育更好的发展,让更多的孩子享受更好的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确实,这几年,我校实施了集团化办学这一举措,以解小为引领,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在集团各校的覆盖,引起教育资源整合、教育品牌扩张和学校教育在办学机制、学校管理、学校文化、教师发展等方面的变革,在最短时间,以最快速度,高起点地实现了基础教育公平与效率的双赢。解小与集团校抱团发展,进一步实现优势互补。
论坛中,老师们围绕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活动四个方面谈在集团化办学大背景下学校的发展。课程建设方面,陆卫华老师以解小“头奥”系列课程为抓手,详细阐述了本部与香梅共同研发的夏季头奥课程与冬季跨年嘉年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去拥抱自然,开启奇思妙想的旅程。陈鹂老师加盟了“ SALAD English World”工作室,两年多来工作室多次走进盟校三河口小学,进行工作交流、课题分享、教研互动和教学展示。课堂教学方面,王有香老师提到,集团化办学后,区域轮岗让老师们有机会去香梅任教,任教期间和原红中的老师协同合作,拾遗补缺,少先队工作、小记者活动、班级活动等一系列活动在两校老师的交流和互助学习下顺利的开展。王雪薇、张铖和蒋来老师则分别从数学、音乐和英语学科角度阐述了学校的“五联工程”,不管是课程开发还是教研活动,解小和香梅都秉持着统一主题,全员参与,适当分散的方式,内容更加丰富,集聚两校区教师的集体智慧。姚飞月老师还提到, “互联网+课堂”在解小本部进行了多次的实践,已相对比较完善,可以把相对成熟的课型在集团校中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孩子们可以享受到“互联网+课堂”所带来的课堂的趣味与课堂的层次。教师发展方面,祁代来副校长和钱偲偲主任重点阐述了学校品牌的影响力,集团精神,和而不同,快速成长,又特色鲜明,一切从教师的需要出发,一切为了教师的专业发展。严菁老师则敏锐地把握了时代契机,提到“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十九大报告中的这句掷地有声的话,引起了全国广大基层教育工作者的强烈共鸣,可见,均衡发展是义务教育的战略性任务,解小的集团化办学已然走在了时代前列。最后,在学生活动中,张羽和张钰两位老师均以自己在解小和香梅两校的教学经历为题,从仪式课程、班级主题课程两方面来阐述学生活动的一体化。王文辉老师则从学生自身发展来阐述,一门门精心自主开发的课程既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归属感、成就感、责任感与集体荣誉感,也锻炼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了个人价值,对个人素质品德的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总结和点评过程中,祁校长欣慰地指出,本次论坛老师们的表达和表现能力都有了长足进步,期望今后的论坛中老师们再多一点生成与互动,在交流中孕育情怀,诞生思想。
集团化办学为集团各校师生提供展示自我,成就自我的平台,也让学校成为学生心中的乐园,成为学生成功的体验场,成为学生创新的孵化器。让学生双手得到解放,头脑得到解放,心灵得到解放,变得更聪明,更能干,更阳光。
(撰稿:张钰 摄影:严菁 审核:祁代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