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课程故事要从一年级的小娃娃们入学的第一天讲起,当我们为孩子们准备了精彩的快乐“橙”长、活力开学活动;当孩子们如同金色光芒的“小鲜橙”,在能量爆满的“橙C”现场有创意地摆开“C位”pose;当孩子们分享着美味“橙”果,汲取着维“C”的能量。我们却意外地发现,一年级的孩子们对橙子表现出极大的欢喜,同时,不仅仅是橙子,在休闲时光,孩子们分享着各种水果,讨论喜欢的水果,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我们及时捕捉孩子们的学习需要,充分利用水果这一教育资源,从中挖掘其潜在的教育价值。
并且金秋十月,瓜果飘香。水果家族的色彩缤纷、形态各异、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必将深受孩子们喜爱。这也为我们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很好的天时和契机。我们根据一年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特点,最终确定了“水果有话说”这一主题。
我们决定带着孩子进一步了解身边的水果,了解不被人熟识的水果,鼓励孩子们成为水果的代言人,宣传水果的秘密,让水果都有话可说!
水果小纵队:水果探秘我能行
想要代表水果来说话,首先当然要了解水果。孩子们化身“水果小纵队”的成员,纷纷去超市、水果店,看一看,瞧一瞧,这些平时生活中看似熟悉的水果里,藏着哪些奥秘呢?在这次探险里会不会发现一些从未吃过的稀罕水果呢?
回到课堂,小纵队成员们小组合作,自带水果,给水果分分类,按大小、按形状、按颜色,小队员们想到的类别真是五花八门!还有一组竟然想出了按价格来分,真不简单!他们如是说:“我妈妈每次买水果都要看看价格标签,我觉得价格也可以是水果的种类,把同样价格的放在一起,买的时候就可以少用几个塑料袋了!”想的真周到,时刻不忘环保,还渗透了数学思维,太棒了!不仅如此,小纵队成员们还充满探究精神,通过念儿歌、猜谜语、查阅书籍、上网等渠道,对水果从形状、颜色、种类到营养价值、生长过程、储藏条件等进行全方位的了解,真真切切地做一回水果研究员!。
水果变变变:奇思妙想我来说
随着研究的深入,孩子们与水果越发亲切,不仅喜爱水果的甜,更喜欢水果缤纷的色彩、可爱的样子。趁此热情我们便将教会孩子用语言来表达水果,用画笔去描绘水果。于是,形于心间、落于纸上的“水果创想画”精彩纷呈,可爱的“猕猴桃螃蟹”、美丽的“橘子石榴籽花”、弯弯的“香蕉船”,还有小朋友大大的“橙子脸”和胖胖的“苹果身体”……真是脑洞大开,或怪诞奇绝,或美妙绝伦,不一而足。
孩子们在绘画的同时,也是在给水果赋予更鲜活的形象,更人性化的生命力,甚至会有些急切地想要听听他们的故事,聊聊他们的见闻。于是,我们适时引入水果绘本,讲一讲水果的故事,《想吃苹果的鼠小弟》里的那只嘴馋的鼠小弟逗得孩子们哈哈大笑,《水果跑啊跑》里一场不为人知的水果运动会悄悄展开,《爱吃水果的牛》里果味牛奶营养美味还能治病,惹得孩子们都流口水了!当然,我们还鼓励他们自己创作喜欢水果形象,续编绘本故事,讲一讲自己脑中的水果奇遇记。
晨诵课上,孩子们背诵《十二月水果》、《水和风还有娃娃》、《葡萄》等,并且仿照诗歌的语言,创作自己的水果儿歌,一首首儿歌特别形象生动呢。
“在大树和灌木丛之间,
轱辘轱辘
转圈圈的是谁呀?”
是禽龙。
绕着禽龙,
轱辘轱辘
转圈圈的是谁呀?
是霸王龙。
围着恐龙,
轱辘轱辘
转圈圈的是谁呀?
是想成为古生物学家的我呀!”
这首小儿歌仿照了原诗的句式,写出了对恐龙的着迷。当然,诗歌仿写的过程中也涌现了一大批水果小诗人,他们创作的《水果谣》生动有趣,朗朗上口。“小草莓,真可爱,绿草帽,头上戴。怕太阳,来晒它,绿叶下,躲起来。”
语文课上,也不仅仅是猜谜语,我们再往前走一步,让孩子学习谜语的特点,从颜色、形状、味道等方面创编自己的水果谜语给大家猜,“小小个子圆又圆,土黄外衣身上穿,白白果肉人人爱,吃到嘴里甜又甜”,你猜的出来吗?在这个“头脑风暴”现场,水果变得更加可亲可爱了!
水果游乐园:手舞足蹈嗨翻天
似乎还要再来“引爆活力”才能一扫秋冬的阴霾!于是,动听的音乐、快乐的舞蹈、激情的游戏来啦!在老师的带领下听一听专属于水果的美味音乐,摆一摆水果般甜美的造型,跳一跳动人的水果律动,玩一玩 “螃蟹背西瓜”、“水果蹲”的游戏。 “水果节”来啦!这一天,孩子们化身为一个个水果精灵,齐聚水果乐园,品尝美味水果,踏上水果舞台,背儿歌、猜谜语、讲故事,小组合作摆“水果拼盘”,还有嗨跳《小苹果》,大玩“水果蹲”,不亦乐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