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中心>>教育要闻>>天宁区举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泛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天宁区举行小学《道德与法治》泛同题异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18-11-05   点击:   来源:红梅实验小学   发布者:苏渊(红梅实验小学)










  

丹桂飘香,秋意正浓。112日,天宁区小学《道德与法治》泛同题异构教研活动在常州市红梅实验小学综合楼五楼阶梯教室顺利进行,天宁区全体道德与法治骨干教师及成长营教师参加了本次活动。

所谓泛同题异构活动是指三种不同角度不同需求的同题异构。第一种是道德与法治学科与其他学科相同主题的同题异构,侧重解决学科间相当部分重复内容的教学研究;第二种是一位教师的三节同课异构,侧重反思的是基于不同理念的教学实践经验分享;第三种是省评优课比赛中不同地区的三节同题异构,旨在比较区域教学风格异中求同,把握前沿研究方向。

本次活动,首先由红梅实验小学陈婧水老师执教《塑料与我们的生活》。陈老师上课伊始就从学生的生活出发,将生活引入课堂,让课堂回归生活,让学生切身感受到塑料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中,陈老师巧妙唤醒学生的旧知,层层深入,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塑料的优点。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白色污染的危害,陈老师借助全景平台,一幅幅触目惊心的图片与视频,让学生的视觉受到冲击,对白色污染的危害认知上有所突破。紧接着又借助全景平台让学生共享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在教学过程中,陈教师让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造性学习,培养学生发现、洞察、创新的能力。这堂课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教师基于全景课程、学生立场的课堂教学,由教师的主体真正走向学生的主体,由“驭人”真正走向“育人”。

之后,省评优课一等奖获得者北郊小学老师祁馨分享了自己省评优课的历程——《从区到省,反思一节课的“进化”》,祁馨老师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一节课的磨课过程,更是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一节课的背后不仅是一个人的智慧,更是一个团队的智慧。

最后教研员唐剑老师进行了主题评课和从省赛现场回溯日常教学的讲座。唐老师在评课时对陈老师的课作出了肯定,肯定了陈老师对不同学科、相同内容的理性处理,从学科的价值追求来处理等。他也提出了《道德与法治》课在激情明理之后,如何让导行有效落实。唐老师从省赛现场回溯日常教学的讲座,借助省赛三个大市三节《尊重劳动者》,以一个个视频式的案例和我们的日常教学案例,异中求同,提点我们: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不仅要关注生活,关注体验,也要关注教材的重难点,关注教材的前沿后续。

此次活动为每一位老师搭建了一个学习的平台,使大家在道德与法治教学方面明确了方向,特别是唐老师省赛现场的课例分析让老师们都感到受益匪浅。相信经过本次活动,定会让教师们在道德与法治教学研究的道路上立足实践,大胆尝试,不断超越。

(审核:夏玮)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