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天宁区学校教育信息化项目式研究研讨会在兰陵小学三楼多媒体教室举行。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除了现场来自全区所有小学、初中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负责人和部分学科教师以外,本次会议还开设了在线直播通道,通过网络让更多感兴趣的老师也同步观摩会议的主题研究分享和开放课堂展示。天宁区教育文体局薛文兴副局长、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林主任、管雪沨副主任全程参与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区教师发展中心陈慧霖副校长主持。
主动分享,兰陵经验的理性凝炼
在刚刚结束的常州市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公布了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名单,我区共有15个项目入选,兰陵小学申报的《“微作文”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和《小学英语阅读智慧学习的实践探索》两个项目分别入选重点项目和发展项目。因此,会议的第一板块由兰陵小学信息化工作负责人王蕾老师作《兰陵小学教育信息化项目式研究》的主题交流。王老师用数字化的概念,通过一个项目、一次修订、一批探索和一段历程的讲述,向各位参与老师主动分享了兰陵小学通过项目式研究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兰陵经验”,即以解决问题为核心、以常态应用为导向、以课题研究为突破、以过程评价为保障。更通过“语文微作文”、“英语爱阅读”、“美术微视频”和“数学探趣”项目的深入解读,帮助大家进一步厘清了开展项目式研究的“学习本质”和“项目特质”。
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张林主任,非常欣喜地看到了兰陵小学从一个“微作文”项目,通过持续的、深入的项目式研究,从大量实践形成研究经验到理论学习提炼“兰陵经验”再到校内的经验移植和辐射推广,不断发展和丰富研究内涵,已经又探索出了全新的英语爱阅读、美术微视频和数学探趣项目。随后,张主任分“学校为什么要做项目研究”、“如何来进行项目研究”和“信息技术的作用”三个层面对各校参加会议的教育信息化工作负责人进行了高位引领和具体指导。项目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经阶段。在开展项目研究过程中,大家要关注问题导向、理论支撑、技术可行、实践路径和效能分析五个研究要素,从整体层面思考项目与学校发展的关系,用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文化统领项目研究。同时,也要辩证对待信息技术的作用,不唯技术论,不全盘化,教育信息化最关键的是观念的转变,要充分考虑学生规律和学科特质,发挥信息技术的支撑和服务作用。
主动开放,兰陵经验的生动表达
在会议的第二板块,兰陵小学结合各学科不同的项目式研究,向参会老师主动开放了自己的常态研究课堂。语文微作文项目组的徐佳老师围绕《秋天的树叶》这一主题,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从网络中搜集资料,拓宽学习思路;在阅读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学习方式,也可以借鉴同伴的作品,相互取长补短。作文教学从传统的知识引领走向思维引领,学生从被动写作走向主动写作。数学探趣项目组的张春玲老师和她的学生们一起从初步感知生活中树叶长度中的正态分布到异曲同工、感受人身高中的正态分布,再到对比研究,发现相似之处,共同学习了《统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英语iRead项目组戴迎昀老师依托“尚学趣”平台,整合ipad“涂色”, “一起学生”等多个APP,给学生创设了真实的生活场景,也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活动参与度和完成质量,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美术微视频项目组的费丹露老师,整合各种网络资源,借助微视频示范节省时间,提高效率,并且也深深吸引学生,更激起了他们高涨创作热情。微视频辅助教学成为本节课最大的亮点,学生从被动学习走向自主学习,美术课堂中也因为微视频的设计和运用,增添了更绚丽的色彩。
在认真观摩了各项目组的开放课堂展示后,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管雪沨主任,高度评价了兰陵小学通过项目式研究,推动教育信息化的常态应用所取得的成效,课堂上老师的教学整体开放,学生的生成真实自然,课堂生态积极又有活力。管主任还指出,数字化领域的研究,在全国甚至全球来看,PBL(项目式学习)都是主流和主要的方式,以学生的项目式学习,带动老师的项目式研究,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而区域整体的教育信息化,离不开各个学校和各位老师在自己岗位上的整体推动,所以,选择在兰陵小学召开本次会议,就是希望大家可以分享和借鉴“兰陵经验”,回到学校也推进项目式研究研讨会,通过和教科研部门或学生发展部门一起研讨,遴选学校发展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想做的创新,用技术来支撑和发展项目,进而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天宁区教育文体局薛文兴副局长全程参与了本次研讨会,最后作重要讲话。薛局长首先肯定,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上周五刚刚结束,区教师发展中心就组织召开了本次区域层面的学校教育信息化项目式研究研讨会,很有效率也很成功。教育信息化是教育发展的趋势,也是教育现代化的引擎。2016年,天宁区开始了省前瞻性项目“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的研究”,这个项目的推进改变了原来的以学校为个体、先行先试的工作思路,学校开始围绕区域总项目,既开展总项目的研究,又进行自己个性化的探索。今年,天宁区又成功申报了常州市教育信息化建设重点项目,作为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第二阶段,我们将通过“1+X”模式,一方面区域推进“互联网+时代课堂教学范式的应用与发展”,即做好“1”;一方面鼓励大家把已有项目的研究成果和发展优势引向纵深,把推进的难点变成研究的突破点,即增值“X”,实现天宁区教育信息化水平的整体提升。
(图文:王蕾 审核:蒋琳)
![]() ![]() |